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286节  (第2/2页)
殿下谬赞。”沈长泽愧应。    “时间紧迫,启程吧。”郁承关上车门,下令出发。    顶着灰蒙天色,熟悉路线的沈长泽一马当先,领头走在前面。    三万多人的车马队伍,占满了宽阔官道,浩浩荡荡的向着边关进发。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    皇帝同郁峥以及十几名重臣,面色凝重的议事。    新任不久的兵部尚书,一脸难色的汇报粮草军需筹备事宜。    “按最大限量计算,第一批粮草最多支撑一月,而冬衣只够五万人数。”    以漠北此次进犯的形势判断,这场恶战定会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一月粮草,五万人数的冬衣,如何作战?    皇帝听的眉头紧皱,众臣也愁眉蹙额,不知如何是好。    御书房中一片沉寂,落针可闻。    侍候的内侍惶然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郁峥抿了抿唇,出声道:“姜记有粮和冬衣。”    此言一出,如油锅滴水。    皇帝和众臣纷纷望向郁峥,又惊又喜,末了神色又黯淡下去。    与郁峥昨夜初闻时一般,他们也觉得姜记的粮食和冬衣不够供给二十万将士。    但聊胜于无,有总比没有好。    皇帝叹声道:“从国库支银,有多少买多少。”    “是。”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同声应下。    郁峥挑了挑眉,清咳道:“姜记的粮食和冬衣,足够二十万将士吃穿半年。”    多久?半年?    他们没听错吧?    皇帝等人看向郁峥,一脸狐疑,又隐含激动。    郁峥顶着众人的目光,从容自若道:“只是供给了边关将士,余粮便只够上京百姓三月。”    姜记竟有这么多粮!    皇帝过于激奋,站起身求证道:“姜记当真有这么多粮食?”    郁峥点头。    得到确证,皇帝和众臣心头一松,面露喜色。    “眼下先解决边关将士需求要紧,上京百姓可再想办法。”    “正是,三月时间,足够从外地缓续调粮。再者,上京还有其他粮铺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讨出后续应对之策。    谢祈安默默听着,幽幽道出一句:“国库银钱可够买这么多粮食和冬衣?”    兴奋的商讨声戛然而止,望向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眼皮跳了跳,在心中大致估算一番后硬着头皮道:“秋税还未上缴入库,以库中现银估算,最多只够买粮。”    边关已是寒冬,粮食和冬衣缺一不可。    皇帝拧眉沉声道:“先置办冬衣,剩下的银钱再买粮食,筹备好后先行送至边关,余下的等秋税收缴上来再作打算。”    此法是眼下唯一可行之法,能解燃眉之急。    众臣一致赞同,没有异议。    皇帝坐回椅子上,对户部尚书道:“将各地秋税都催着些。”    急用钱呢。    户部尚书抹了把额上虚汗,谨声应下。    时间紧迫,从御书房出来后,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便匆匆离宫,各司其职。    第346章 贿赂    郁峥回到王府,告知姜舒御书房议事结果。    听到国库银钱不够,只能先购置冬衣,粮食只能买一部分时,姜舒蹙起了眉。    边关路途遥远,运送一次粮草极为不易。且将士浴血拼杀,粮食怎能紧缩短缺?    大昭人本就不如漠北人壮硕,再饿着肚子上战场,如何能敌的过?    粮草不足,军心也会不稳。    “怎么了?”见她失神,郁峥问。    姜舒说出了心中忧虑。    郁峥叹道:“眼下这已是最佳决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