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独治大明 第66节 (第3/3页)
的酒渍,抬头望了一眼周围的百姓,当即沙沙地写下一首诗。而后掷笔登船,在百姓的相送中,站在船头朝着扬州而去。 盐事瑟瑟今未决,荆楚百姓食盐贵。 今日乘船将欲行,父老盛送桂花烧。 酒香带烈壮人胆,寒冬三月去扬州。 白头多少未闲人,只愿残躯斩魑魅。 …… 荆楚的百姓看着远去的官船,亦是齐齐地大声喊道:“望王公斩魑魅而归,吾等备酒以迎,贺盐事太平!” 盐事太平是那般的遥远,但大明出了王越,似乎又不是那般的遥不可及。 当然,很多百姓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在整治盐事之上,一直都有着一个强大至极的推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只是跟着湖广巡按姜洪等人所说的那般,他们即便是身处大牢中,亦是想上疏揭露王越的累累“罪行”。 远在乾清宫的朱祐樘收到湖广巡按姜洪等官员在狱中的奏疏,仍是弹劾钦差王越的不法事,而主要罪名自然包括当街追杀楚王。 但,不是没杀成吗? 危言耸听,当斩! 咦?莫不是已经被王越斩了吧? 第一百零三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 东暖阁,檀香从铜炉中袅袅而起。 朱祐樘看着湖广巡按姜洪的奏疏,不知道为何有这么一个大胆的想法。 只是他知道这盐政就像已经爬满苍蝇和小老鼠的蛋糕,已经到了不得不见血的时候。大明盐弊根本不是张敏那种改革就能解决掉的,只有将这些苍蝇和小老鼠打怕了、打死了,这种才能够保住朝廷该有的蛋糕。 其实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一旦哪里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金钱或利益,那么那里必定会滋生出利益集团。 即便是后世文明的时代,一些领域同样不乏蛀虫的存在,他们通过种种手段蚕食着该领域的糖分。 文官集团所向往的周朝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背景离现在已经达两千年之久,而且任何时代的官员都必定存在私心。 至于朱熹“顾天理,灭人欲”的理念,或许是治理天下的一个方法,但有几个官员能够“成圣”? 大明所辖的土地是两京十三省,底下有超过一千四百个县,而这里有多少个京山县存在,又有多少个像黎光明这样的人呢? 朱祐樘看到这些从地方递上来弹劾王越的奏疏,不仅没有动摇自己重用王越的念头,而且还恨不得将这些官员杀之而后快。 “陛下,这是会极门那边刚刚送上来的奏疏!”郭镛抱着一堆奏疏进来,又是进行汇报道。 朱祐樘不由得伸手揉了一下额头,这两京十三省的奏疏已经够多了,偏偏底下这帮京官一些都不安分。 由于这些天都罢早朝,致使奏疏是迅猛增长,数量都已经超过了地方送上来的奏疏。 若这帮京官老老实实上奏政务还好,但偏偏都是一些递给自己的奏疏,说好听些是直谏,说难听其实就是在教自己做人。 朱祐樘翻开一本,当即便是苦涩地道:“又是马文升?” “陛下,这三份都是马文升的奏疏!”刘瑾知道新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已经成为头号刺头,拿起另外两本小心翼翼地汇报道。 朱祐樘直接将手中的奏疏丢到一边,却已经懒得再看一眼。 刚从南京到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像是吃了药一般,每天都是几份奏疏递上来,言词间透着nongnong的不敬之意。 朱祐樘知道马文升和王恕都是喜欢“直谏”的臣子,在后世有着很大的声誉,跟大夏并称弘治三君子。 相对于这些侃侃而谈的官员,他倒是更喜欢王越这种实干家,前者只有那么一张巧嘴,后面却是实打实做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