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 (第2/2页)
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 李斯顿时一个激灵:??! 这不是他的《上秦王书》么?楚棠之前倒是提过一嘴,怎么在这里出现了! 作为《上秦王书》的第一个阅读者,嬴政当然也听出来,他有些吃不准楚棠的cao作,沉吟着没有说话。 这高深莫测的模样更引得李斯大汗,他虽然没什么心虚,但一旦失去当年情境下的勇气,又在陛下面前听人评说,到底难免生出几分忐忑。 “陛下,这……” 他试探着开口。 嬴政轻轻抬了抬手,示意他勿要心急,李斯没法,只好惴惴地闭嘴。 唐朝。 同样紧张等待的杜牧只觉错愕:“楚姑娘这是……背错了吧?” 楚棠:【不好意思背成《谏逐客书》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读这篇课文,顺口。】 杜牧:…… 你既然要讲解《阿房宫赋》,这些时日却一直在读《谏逐客书》,你礼貌吗? 秦朝。 李斯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背错了。还好还好,还以为楚姑娘改在陵寝前诵读《谏逐客书》了,那他可真受不住。 唐朝。 李世民失笑,楚棠若在始皇墓前诵读《谏逐客书》,那就和在昭陵诵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样了。想到这里,二凤陛下只觉牙疼。 ——后人的这份“喜欢”也太沉重了。 【《谏逐客书》教材也收录了,虽然是一篇奏疏,但辞采华丽气势纵横,不失为一篇好文章。秦代文学除了《吕氏春秋》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斯的这篇文章了,还有他的碑文。 迅哥儿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说,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议,尚有华辞。文学史上也说,秦世不文,唯李斯一人。斯相——撑起大秦文坛一片天。】 楚棠说完,扶苏王翦蒙家兄弟等人都向李斯看了过去,连嬴政都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不错。” 李斯有些紧张也有些欣喜,他志在为政,但后人夸他辞章,而那篇谏疏又得了那鲁迅先生如此高的称赞,也不免心中高兴。压抑着激动,他拱手行礼: “谢陛下嘉勉。” 秦始皇将手微微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不必多礼,心里却有些疑惑。 他本人虽于文章之道不甚上心,但扶苏博雅,大秦开阔,哪怕先时亦有秦讴,怎么在后世就得了个“不文”的评价,大秦的文章当真如此不堪么? 唐朝。 李白随口吟诵起《谏逐客书》中的句子:“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的确铺陈纵横、设彩华丽,当为秦世第一,后世的评价倒也恰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