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第1/2页)
李商隐却是不高兴了:“杜樊川能有什么局限性?你不要危言耸听!” 其他人倒也习惯了楚棠这番作态,都或郑重或觉有趣地凝神听了起来。 【比如说刚刚引用的那几句诗里,杜牧将安史之乱的批判笔锋指向杨贵妃,又在《泊秦淮》中谴责“商女不知亡国恨”。 但我们知道红颜其实并不能祸国,《桃花扇》和很多史实也已为所谓的“商女”正名,真正该负责任的其实是皇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归根结底也是实话。】 明朝。 李贽双眼发亮,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激动道:“我便说!君主才是德之贼!妖妃也好,jian臣也罢,甚至是宦官,其权皆出自一人。兴废系于君王,责任自然也在君王!楚姑娘真是我知音啊!” 啊这…… 友人绝望地抹了一把额上的汗,心道你可别再说了,再说下去我都要被你吓死了。本来李兄的想法便有些危险,被这水镜一“点拨”,可真是愈发奔着大逆不道的方向去了。 不少人同样被楚棠的观点吓到,指着水镜张口结舌:“这这这……这说的是什么话!皇上九五之尊,哪里能随意指责?!” “呵!正确史观,你们后人说的就一定正确吗?如果不是杨贵妃迷惑了玄宗陛下,陛下怎么会变得那样昏聩?” “可是……”有人面露纠结,“李香君真的很有气节啊!杨贵妃也是被玄宗强抢去了的……” 他对这些戏文和皇家八卦印象最深,这时一股脑全想起来了。 还有人想得更深一些:“不管祸水不祸水,碰上个好皇帝咱们的日子确实会好过几分,那盼好皇帝就和咱们平时盼青天大老爷一样吧?” 他顺着类比,倒是咂摸出几分味来。 晚唐。 杜牧苦着脸摇头,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楚姑娘说得也太……大逆不道了些。君威岂能冒犯?若不然他也不必拐着弯借古讽今了。 北宋。 苏洵对这也深有体会:“老夫以六国赂秦说事,便出自避讳,可这样的话又如何能说道?” 他摇摇头,难道还能责难君上吗? 中唐时期。 白居易摇首:“讽谏讽谏,该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说破反倒不美。” 更何况,一旦明言,结果还不仅仅是“不美”而已。 太极宫。 贞观君臣都没想到楚棠这话锋一转倒是直接把矛头转向皇帝了,一众臣子心里一紧,俱是低头讳莫如深,徒留上首的李世民兀自沉吟。 知晓后事后,其实李世民也明白祸乱来自于他的那些不肖子孙,连他自己都在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