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 (第2/2页)
伙伴赶紧去捂他的嘴,四下看了看,见没人注意才放下来,低声道:“应该是的吧?反正我也觉得招安憋闷。” 他这些时日赶闲的时候,听了不少“说水浒”,每次一听到后面招安的内容他就着急,为这群英雄好汉可惜。 “但一辈子做土匪也不是个事儿吧!我觉得宋公明说得对,难道他们的后代也要落得个土匪的名声吗?” 另有一人加入讨论。 先前说话的人嫌弃地看了他一眼:“笨!他要打赢了就不是土匪了。” 民众们议论纷纷,只觉水镜的论语既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又挑战了他们的固有认知。 而朝堂之上,那些帝王就敏锐多了。 未央宫。 刘彻眼中锋芒一闪,神色似笑非笑:“怎么,还希望那群寇贼割据一方,再换个新天?” “简直荒谬!” 不待刘彻表态,先前就对楚棠“农民起义”言论表示不满的王公大臣立即大声斥责: “做土匪难道是个体面出身?皇恩浩荡宽恕他们的罪过,降旨招安这是他们的福分!” “投降投降,受命朝廷这叫回归正道!” “君就是君,上天垂统、以明正道,你竟敢污之为反派,成何体统?!” 太极宫。 李世民沉吟着没有说话,他们当年反隋,亦是称义军行义举,李卫公曾赞之为正道。君舟民水,他时刻深戒,故也能理解几分那被“官逼民反”的梁山好汉。 但楚棠的话又难免令他心生警惕,公然批判帝王,赞扬流民作乱,惋惜他们不能反抗到底,这样的话能被天下万民听了去吗?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深深忧虑。 楚棠有时候讲话也太肆无忌惮了些。可,她本便不知他们这些人的存在,又有什么可忌惮? 宋朝。 赵匡胤脸色愈发黑了,虽然他也恨极了宋徽宗,但楚棠这是在支持那帮匪徒造他大宋的反!这不是谋逆吗?! 兴化,白驹场。 听完这番话的施耐庵讳莫如深,他此时竟也难得迷惑了。他将《水浒》定名为“传”而非习见的“演义”或“记”,本便有效仿史传之风,不虚美、不隐恶是良史之笔,故而乱自上作,无可讳言。 但是他的作意,在楔子的“洪太尉误走妖魔,张天师祁禳消灾”与“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两回中也说得分明,怎的后世便解作投降派的下场呢?接受招安的好汉确实赚得功名者寥寥,但他真有这个意思吗? 施耐庵和前几课的曹cao一起怀疑人生。 明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