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贯日_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2/3页)

鹤明的本事是通天了吗!竟然连皇宫都闯得进去!”

    顾琛答道:“三殿下不知道京城的艰险,萧鹤明与孙无忧密谋多年,深受陛下器重,他们在宫内宫外安插了不少刺客,又趁谢骁将军辞官、长公主病重时攻进皇宫,这才有机可乘。长公主与谢少将军进宫护驾时,只来得及擒住萧鹤明了。”

    刘澈瞳仁颤抖,步步朝顾琛逼近,“秦姝,病重?”

    顾琛仍垂着头,维持着君臣礼节,回话道:“是,长公主身上多处重伤,如今拖着病体带领九层台和金武军镇守皇城,只等着三殿下尽早回去,以定局势。”

    “可是,皇兄刚刚驾崩,我此刻回去,岂不成了众矢之的?”刘澈说道,“尚书与太后,可不要把小王当蠢人了。”

    顾琛平静道:“萧鹤明起事那日,所有人都瞧见了,大家心里皆清楚,陛下死于萧鹤明剑下。三殿下此刻入京,是奉皇太后密旨继承父兄基业,合情、合理、合法!如今我大宋百废待兴,万事皆需三殿下登基后再做决断,所有人都期盼着殿下,绝不会出现众矢之的的境况。”

    刘澈忽而问:“顾琛,我能信你吗?”

    顾琛说:“能。”

    刘澈的手重重地拍在顾琛肩上,像是信任,又像是重担,“那便,拜托你了。”

    顾琛终于弯了弯唇角,沉膝埋首,恭谨地行了臣子大礼。

    他就知道,这位三殿下堪此重任。

    顾琛随着刘澈踏出房门时,刚好碰见门口等候的沈南归,两人点头致意的动作刚好落入刘澈眼中,刘澈停下脚步,开口便要为他二人介绍,二人却道他们在京中便已相识。

    自是相识的。若无沈南归前些日书信寄往九层台,言明三殿下在会稽郡亲身教难民正确的农作之法,大力嘉奖勤于耕作养蚕的农户,使会稽难民的情况在短短半月间焕然一新,顾琛也不会义无反顾地参与这场皇位更迭。

    刘澈见二人相识,便自去收拾行李了,只留下二人慢慢叙旧。

    二人虽相识,却也无旧可叙,顾琛原本要走,却被沈南归拦下。

    “微臣只有一个问题。”沈南归说。

    顾琛吸了口气,“沈御史不妨直言。”

    沈南归的声音极低,也极压抑,“殿下她,为何非要杀了……殿下难道不知道,若此事败露,三殿下不会放过……”

    弑君者,人人得而诛之。

    顾琛目中黯淡,踌躇片刻才道:“这事,是我与你老师卢夫人共同的想法。皇位上的那位若仅仅被废,三殿下登基后将终日有肘腋之患,到时朝局不稳,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沈南归咬紧牙关,“所以你们就选了她来动手!”

    顾琛抬眸道:“这本就是殿下的主意,只是殿下当时高烧不退,恐思虑不周,才问了我们的意思。沈御史,你多虑了。”

    沈南归沉默良久才道:“若事情败露呢。”

    顾琛提步便走,“只要三殿下是清白的,即位后便不会再有人敢追溯往事。”

    ……

    宜都王刘澈奉旨入京那日,显然没有顾琛携旨意出京那晚低调,或者说,经过近十日的全城戒严,全城的大臣和百姓已经能猜到一些苗头了。

    更别提这位宜都王是当朝尚书令亲自迎回来的,这不是寻常进京面圣的流程,甚至不是皇帝病重需要亲王摄政的流程。

    比较敏锐的一些勋贵世家,在看到刘澈的马车进京时,便明白宫中皇帝已经驾崩了。

    出身世家的官员们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前方一直默不作声的孙无忧,又与临近之人相互交换了眼神,才对孙无忧开口道:“孙侍中,今晚王家大人要办酒宴,咱们一同去罢。”

    孙无忧原本要推拒,可另一侧的大人也如此劝说,推拒不得,只好应道:“好吧,好吧,既有好兴致,那就聚聚吧。”

    宜都王刘澈与尚书令顾琛、御史沈南归入京后,沿路不停,走中直道径直前往皇宫。

    踏入宫门时,刘澈只觉得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