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节 (第3/3页)
品产值,什么叫货币?” “产品产值就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劳务总值,货币就是大明通宝,大明宝钞,还有黄金、白银这些贵金属也是。” “现在咱们解除海禁,民间可以出海开展对外贸易,把商品卖出去,唤回大量白银。” 他把代表商品的黑色棋子拨出去一部分,又把代表货币的白色棋子增加一部分。 冯保看向朱翊钧:“殿下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朱翊钧拿起一颗棋子,思忖片刻,忽的眼睛一亮,说道:“我明白了。” “以前,一颗白子就能买一颗黑子,现在白子多了,黑子少了,所以要,两颗,或者三颗、四颗白子才能买一颗黑子。” 冯保赞许的点点头:“没错,所以……” 朱翊钧还学会了抢答:“所以,那些远离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他们的收入没有改变,但买东西的时候,需要的钱却变多了。” 冯保竖起大拇指:“殿下真是太聪明了。” 朱翊钧想了想,又问:“那我们可以生产出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样,多出来的部分就可以卖出去啦,然后赚很多很多银子。” 冯保点点头:“有道理,可是我们生产什么呢?目前来看,大明销往海外的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和茶叶。耕地是有限的,如果为了经济利益,大家都不种粮食,改种经济作物,粮食持续大规模减产,带来的危机更加可怕。” “我知道!我知道!”朱翊钧说道,“这个叫‘衡山之谋’。”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小家伙现在知道的典故越来越多。 他一翻身站在炕上,平时都是冯保给他讲故事,今天他也要给大伴讲故事:“齐桓公要攻打衡山国,但衡山国盛产兵器,没有那么好欺负,便让管仲谋划。” “管仲就向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没过多久,燕国、齐国等国家也跟着购买衡山国的兵器。” “衡山国君一看,原来卖兵器这么赚钱呀,他就告诉自己的宰相:‘既然天下各国争相购买我们的兵器,可使价格再提高二十倍。’于是,他们国家的老百姓都不种地了,全都去打铁。” “一年之后,管仲又 派人到赵国去购买粮食,赵国粮价每石十五钱,齐国却给出了每石五十钱的高价购买。” “衡山国君一看有钱赚,就把他们国内储备的粮食全都运去卖给了齐国,周边国家也纷纷效仿。” “就在夏收之前,衡山国君还在为发财而庆祝,齐国却突然对衡山国出兵,并且封锁周边关卡。” “这时候,衡山国发现,他们的并且和储存的粮食已经卖光了,因为周边道路被齐国封锁,而无法向别国购买粮食,当齐国打来的时候,他们毫无还手之力。最后,齐国轻而易举的占领了衡山国。” 讲完故事的同时,朱翊钧还激动的扑进了冯保的怀里:“大伴,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对,殿下说得特别对。”冯保接住他,“在国际贸易中,我们赚的,不是银子,是购买力。赚来的银子流向国内,只会扰乱市场,激化矛盾。” “这就和户部不考虑市场供需关系,随心所欲的发行“大明宝钞”一样,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以,这些从海外赚来的银子,应该拿去换取别的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用这些资源促进我们自己的产业发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朱翊钧环抱着他的脖子,皱起眉头:“大伴,我好像没听懂。” “没关系,那是我没有讲清楚。” 经济、金融、贸易、货币政策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东西,冯保对这些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并不能保证自己说得就一定正确。 朱翊钧却笑道:“又好像听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