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节 (第3/3页)
在在给内外廷制造了诸多麻烦,随随便便就能敛财十八万两,这要是不严肃处理,那往后谁还能治得了这群奴婢。 大臣们也很有默契,要哄着皇帝把这群太监治罪,那就不能过多指责皇上的过错,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隆庆最终下旨,将陈洪、藤祥在内的几个太监抄家,案子交由刑部审理。 陈洪被锦衣卫押走,一场闹剧总算结束,隆庆疲惫的坐在龙椅上,大臣们齐齐告退,最后,只留下朱翊钧站在大殿中央。 他站在那里,无声的陪着隆庆,直到夕阳西斜,从窗棱洒进一道残阳。 朱翊钧走到隆庆跟前,去拉他的手:“父皇,你在生我的气吗?” 隆庆摇摇头:“父皇永远不会生你的气。” 朱翊钧说道:“那些太监,他们都是骗你的,不是真心对你,你也没必要因为他们而难过。” “你上次说的话,我觉得不对。” 隆庆一愣:“什么话?” 朱翊钧说:“你说,太监和咱们才是一条心。” “怎么不对?” “这些太监,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在外面做了那么多坏事,还都是打着父皇的名义,难道这些坏事都是父皇让他们做的?” “当然……”隆庆想说“当然不是”,但也多少有些心虚,后面两个字声音不由自主小了许多。 朱翊钧靠在他的身上,说道:“你是我的父皇,我是你的儿子,在这个世界上,我和父皇才是一条心。不管父皇做什么,都是为了我好,不管我做什么,也都是为了父皇好。” 隆庆没想到儿子会跟他说这些,心里感动得一塌糊涂,那些大臣,上疏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对他这个皇帝,也诸多埋怨。 只有他儿子,一心一意觉得他父皇是被太监骗了。 朱翊钧知道,他父皇不聪明,皇爷爷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把皇位交给了他父皇。他答应过皇爷爷,要帮助父皇,守好祖宗基业。 不久之后,刑部将几个太监的审理结果呈给隆庆。最终,隆庆还是网开一面,并没有下旨斩首。只是廷杖之后,将陈洪和藤祥二人发往南京守孝陵,其余太监流放戍边,朝臣也没有异议。 后来,朱翊钧私底下问张居正,大臣们对于这些太监的所作所为明明深恶痛绝,但最后对他们的处罚看起来却并不严重。 张居正说道:“他们只是争饰奇巧yin技,引诱圣上贪图享乐,聚敛钱财,从没实际攫得军政大权,尚未成为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这种已能左右国政的权jian。对他们网开一面,也是圣上仁慈。” 事实上,就算皇帝不杀他们,这些太监也都活不长久。 司礼监一下子少了个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自然要有人补上。 张居正立刻推荐了冯保,他是嘉靖朝世宗亲自提拔的秉笔太监,就算论资排辈,现在也该轮到他了。 张阁老自然是有私心的,冯保是他的盟友,盟友掌握了司礼监,就是掌握了批红权,四舍五入,那就是他掌握了批红权。 然而,张居正现在毕竟只是太子的老师,不是皇帝的老师,皇帝更在意自己老师的意见。 高拱向隆庆推荐的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名叫猛冲,之前是尚善监的掌印太监,专门负责隆庆的饮食,隆庆那些长夜饮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朱翊钧得知这件事情,笑得在炕上打滚:“啊哈哈哈哈哈!高阁老找来个厨子给我父皇批奏章,也不用我的大伴!” 天气正热,他一动,额头上就全是细密的汗水。冯保被他取笑,还得拿张帕子给他擦汗:“我还不想去呢。” 朱翊钧趴在他的腿上,仰起头看他:“真的吗?” “真的!”冯保轻抚他柔软的头发,“不想做掌印太监的仓库管理员,不是好厨子。” 陈洪当初就被世宗打发去管仓库,后又被高拱弄回来做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翊钧问:“那大伴想做什么?” 冯保答:“只想做你的大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