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7节 (第3/3页)
岁宴,还御赐名字,周岁之后,就接入内廷亲自抚育。 “父皇!父皇!父皇!” 隆庆在走神,朱翊钧叫他,他没听见,这小家伙硬是锲而不舍的一遍一遍唤他。 隆庆吩咐身边的太监:“快快,给太子备些他爱吃的点心,把嘴堵上。” “哎呀!”朱翊钧挽着他的手臂,“父皇,我不吃点心,我想见一见钦天监监正,可以吗?” 隆庆问道:“见钦天监监正做什么?” 朱翊钧笑道:“看看需不需要救护呀。” 隆庆说:“行,那你就替父皇见见吧。” 皇太子见钦天监监正,这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作为唯一能与“天”沟通的机构,对“天意”拥有唯一解释权,参政是大忌。 隆庆一向迟钝,又宠溺儿子,并不介意这些。 中国对宇宙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称为“世掌天文之官”。之后,历朝历代,都有类似官职,只是名称不同,主要职责都是:“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 在明朝,这一机构就称作钦天监。 与朝廷其余诸司不同,因为不参政,钦天监也不需要通过科举选拔,而是通过世家传承,子承父业,且改迁他官,非特旨不得升调、致仕。 若民间有这方面特别突出的人才,也可破格录取。嘉靖年间,一些官员为了讨好世宗,推荐许多道士充任钦天监。 当日午后,钦天监监正就来了清宁宫。此人名叫杨宏亮。 杨宏亮并非只身前来,他身后还跟了个非常年轻的钦天监官员,叫杨汝常,是钦天监天文科从九品属官,职掌观察晴雨风雷、云霓晕珥、流星异星等天象及气候。 钦天监监正面见皇太子,却带了个从九品的芝麻官,从姓氏就不难看出,他们是父子。 杨宏亮一进入清宁宫的正殿,就带着儿子给朱翊钧行了个大礼,叩谢皇太子当年救命之恩。 朱翊钧连他的面都未曾见过,白白得了杨家这么大个人情,怪不好意思,想了想,要不就给赐个坐吧。 他这次把杨宏亮叫来,主要是询问日食之事。 “杨大人,日食是如何预测的?” “回殿下,大明现行历法源于前朝授时历改良后的大统历法,以及来自西域的回回历法相结合。此二种历法都有详尽且严密的日食、月食推算。” 他还给朱翊钧大致讲了讲推算过程,黄道与白道的交点,月亮运行的区间,最后得出结论:“因此,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 朱翊钧说:“这个我知道,在这一天,月亮会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 自从冯保给朱翊钧讲过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就明白了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的运行规律。 他又看向冯保,调皮的眨了眨眼:“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 说完,他回过头来,正好看到杨宏亮身后的杨汝常欲言又止。 朱翊钧说道:“所以,你们一开始预测的是正月初二,那为什么现在又改成了正月二十九?” 杨宏亮神色尴尬:“相比月食,日食的推算更为复杂。况且,咱们的历法已经沿用两百年,与最初相比,相差甚大。” 朱翊钧问道:“所以,咱们现在的历法不能用了吗?” 杨宏亮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除了星象,气候的预测也十分困难。” 四时与气候变化对于农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嘉靖三十八年,迟迟不下雪,除了异常天气,也与历法偏差有一定关系。 朱翊钧又道:“那是不是应该重新推算历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