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节 (第2/3页)
不知道此事吧。 皇太后确实不知道,关键朱翊钧招惹的那一大片桃花也不符合皇后的要求。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太祖高皇帝在《皇明祖训》中规定,皇室婚配,无论男女,都得从民间选。 皇太后说了半天自己的想法,却见张居正一声不吭,便问道:“元辅以为如何?” 张居正向皇太后躬身一拜:“臣以为,陛下年纪还小,大婚之事不必cao之过急,眼下当以读书和国事为重。” 这话与皇太后意见相左,但也说得在理,看在他长得这么帅,胡子这么长的份儿上,皇太后点点头,勉强算是同意了。 “那就晚些时候再议吧。” 回头张居正就将此事告诉了朱翊钧:“太后正打算筹划为陛下大婚一事。” “嗯???”朱翊钧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谁说我要大婚了,这事儿怎么没人问过我?” “抗拒”二字就差写在他脸上,张居正笑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已经说服太后,此时以后再议。” 朱翊钧大大的松一口气,一把挽住张居正的胳膊,歪头靠在他的肩头撒娇:“先生懂我。” 这孩子从小就爱撒娇,要抱抱,长大了,抱不动了,爱撒娇的毛病却一点没改。 张居正却道:“但臣有一个条件。” 敢和皇帝谈条件,除了他,朝堂上下,也没谁了。 朱翊钧拉着他往后面的暖阁走:“什么条件,先生尽管提。” 张居正笑了笑:“其实也没什么,对陛下而言,只是一件小事罢了。” 他要朱翊钧先答应,但朱翊钧不上他的当:“先说来听听。” “陛下以后不要再随意出宫了。” 朱翊钧坐在榻上,顺手摘了颗葡萄放嘴里:“那可不行,此事我不能答应先生。” “陛下……” 张居正还要说什么,被朱翊钧打断:“我知道,大家是担心我的安危,我就在京城逛逛,也不去别的地方,身边还有与成和思云他们,不会有危险的。” 张居正无奈摇头:“臣……只是不想再欺瞒太后。” 朱翊钧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那我答应先生,未来三个月呆在宫中,不再出去,可好?” “……” 他倒是机灵,京城已然入夏,未来三个月是京城最热的时候,宫殿里有冰镇西瓜、葡萄、荔枝、酸梅汤、莲子茶,还有大块的冰鉴消暑,他才不出门晒太阳。 第189章 气温一日比一日高…… 气温一日比一日高,毒辣的日头高悬在头顶,暑气一浪一浪的,熏得人懒洋洋的,什么都不想做。 朱翊钧上午在文华殿上课,下午在文华殿看书,晚上干脆就在文华殿后面的暖阁住下,只有到了上朝的日子,他才趁着天不亮去一趟乾清宫,太阳刚升上来就结束朝会,又回到文华殿。 张居正真是服了他了,往外跑的时候拦都拦不住,宅起来又不挪窝。 小的时候,朱翊钧还能爬在盛冰块的冰鉴上睡觉,现在长大了,只能坐在上面,大长腿屈着,手肘支在膝盖上,左边是一摞一摞的奏折,右边是冰镇的荔枝和葡萄,清香扑鼻的薄荷莲子茶,一口下去,通体舒畅。 其他奏章朱翊钧都是大致浏览一遍,交给内阁和六部处理,只有四川送来的战报他才会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 主帅刘显召集部下反复商议,认为九丝城地形险要,不可强攻,只宜智取。这和朱翊钧一开始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这只是一个想法,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实施还得看将领的临场指挥。朱翊钧远隔几千里,按照所学,在脑子里有个大概的谋划,无非就是找一些当地军士打入敌人内部。 事实也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刘显决定派一个名叫白鹤的精干副将,打入九丝城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