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第1/2页)
祝英台往后退了一步,面色镇定道:“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祝庄年年有庙会,村人要我扮观音。” 梁山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祝英台又道:“梁兄桌上有圣贤,为何看我耳环痕?” 她举起写着圣贤的竹简书,点了点梁山伯的胸口,语气揶揄:“梁兄啊,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低下了头,羞红了脸,“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叶景并没有耳洞,于是张陌尔在他耳垂那用红色眼线笔点了两个点。 似耳洞,却更像是红色的痣。 稍有不慎,江倦就看入了神。 剧本的原台词只有解释耳环痕的那一句,后面那句“梁兄桌上有圣贤,为何看我耳环痕?”是一次他看着叶景看入了神,叶景用竹简书敲他后现场编的。徐离觉得好极了,当场决定在剧本里加上这段。 祝庄年年有庙会,村人要我扮观音。 梁兄桌上有圣贤,为何看我耳环痕? 梁兄啊,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心不在观音,也不在圣贤。 从此不敢看观音,也无颜面圣贤。 江倦每每演到这里都有些愧对徐离,徐离明明讲剧本的重点放在了自由上,可他还是一股脑想着谈恋爱。 灯光又黑了下来,琴音起,笛声和,舞蹈演员翩翩然地又来了,歌声唱道:“男女同是父母生,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儿求学也应该。求得学问平生愿,要效古人展鲲鹏——” 第一场戏结束了,第二场不间断地接上。 琴音带上了离别的味道,歌声唱:“三载同窗多刻苦,四书五经通仕途——” 舞蹈演员舞过一段后,人群朝两边退场,灯光又暗又起,梁山伯和祝英台回到了初次相遇的山口。 祝英台道:“梁兄啊,英台若是女儿身,梁兄可愿配鸳鸯?” 梁山伯笑了笑,却并不言语。 祝英台道:“梁兄啊,家中若无妻房配,我来与你做大媒。” 梁山伯一惊:“不知千金是哪位?” 祝英台道:“梁兄提聘来便知。” 祝英台说完便转身离场,梁山伯还站在原地,遥遥望着祝英台离去的背影。 歌声唱道:“怎奈门楣如龙门,门第似天劫。昨日白袍同白袍,今日朱门对竹门——” 在歌声中,叶景冲进后台,一边走一边快速地脱掉身上的外衣,已经等在那的张陌尔立刻上前,抬手拔下他头上的玉簪,黑发散了下来。 张陌尔快速地帮他梳理,然后重新重新给他扎了个半扎发,末了将所有头发一抓,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