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有动力才有进步 (第2/2页)
此不仅可以使天下百姓更加归心,同时也便于官府管理!而且异族人参军,也能够大大减缓朝廷财政压力,只是不知这公民是何意?” 曹cao这才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又漏嘴了,解释道:“就是百姓的意思!以后异族人如果得到此身份凭证。那么日后他们就是大魏百姓,当然,成为大魏百姓之后,他们必须讲汉化。穿汉服,行汉礼,或者的话,此身份凭证五年之后自动取消!” 曹cao算是给异族人打上了最后一根枷锁,有此三条,不但能够让大魏四方的蛮夷尽心尽力的大魏征战。还能够让四方蛮夷在获得身份凭证之后,快速的融入诸夏之中,而不留一丝后患! 荀彧闻言大赞,对于曹cao所说的百姓代表公民一词不疑有它,点了点头。 荀彧思忖后,随即提出了一条异议道:“微臣以为注明大魏帝国百姓不妥,因为我大魏臣民因爵位不同而社会地位不同,一概以百姓称之,议事时尚可,然而落于这种正式的身份文凭上似有不妥!不如在大魏帝国之后加上此人的爵位!陛下以为如何?” 曹cao不禁双眼一亮,击掌道:“妙啊!如此一来,则使军爵制更深入人心!那就如此办吧!” 荀彧笑道:“陛下,此事牵扯较大,还是带早朝公议后再做决定为好!” 曹cao笑道:“文若所言极是!” “对了,那个百家辩论大会好像推迟到了后天吧?” 由曹cao筹划的这个百家辩论大会原本半个月前就应该举行了,不过在原定之日的前一天,抵达长安的儒家之外的学者非常少,曹cao不得已只好推辞百家辩论大会,而儒家学者们则暗自窃喜不已 荀彧回禀道:“正是后天!现在儒家一派确定参加辩论的有一百人,都是当世声名赫赫的大儒,而诸子百家的学者总共参加辩论的只有十二人,其中法家、道家最多,各两人。” 曹cao点了点头,看着荀彧片刻后,突然好奇的问道:“文若是哪一家?是儒家吗?” 荀彧笑着回道:“微臣确实读过儒家经典,不过对于阴阳家、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学说也有修习,因此微臣井不算是任何一家!” 曹cao哈哈笑道:“如此最好!只有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英明!其实,不止是微臣,志才、公台、文和等等都不算是哪一家的!” 曹cao颇有感触地道:“正因如此,你们才能成为大才!纳天地精华锤炼己身!” “陛下谬赞了!”荀彧连忙自谦道。 “不知陛下届时可要亲临大会?”荀彧问道。 “当然!不仅要亲临大会,而且朕还会当众宣布,胜出者为我大魏的国师!”曹cao非常郑重地道。 此国师非彼国师,简单的来说,这个国师除去名头好听是一种好听的面子工程之外,其他的一概权力都没有,当然,入朝听政这个权力还是有的,不过光光是入朝听政,就足以吸引天下百家之传人了,毕竟自古以来,一个学派的学说想要传播,最好的就是进入朝堂!(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品&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