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没有两全法 (第2/2页)
很不满意,感觉有种命脉被别人拿捏在手里的感觉,还有一种强烈的不爽,不甘,不愉快,相当生气。 我费尽心思搞起来的丝绸之路,你却躺在这里做中间商,躺着赚钱,躺着花钱,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 更别说这路途之中并非就没有风险。 所以维护商路安全,本身也是西域都护府的职责之一,若要出了什么问题,叫西域诸国互相推诿扯皮,魏国追究起来本身也是难事。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几年来,也有少数的一些商队运气很差,路途中遭遇来路不明的劫匪杀人越货,事发之后根本不知道如何追究责任。 与其被别人拿捏着商路的根本,不如一劳永逸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把需要支出的成本全部收回来,一口气吞掉西域诸国,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对于魏国来说,对于往来客商来说,的确,毫无疑问的是好事。 就是对赚这份生意的钱的部分人来说不是好事。 可是他们的利益是注定不会受到保护,也注定要被剥夺的。 诸葛亮很快就知道此事无法挽回。 于是他开始思考该怎么补偿失去生意来源的敦煌郡本地人。 “觉得难以补偿?” 郭瑾看出了诸葛亮的为难。 “自然,此时若不小心cao作,民众怨气一起,就不好收场了。” 诸葛亮点头道。 “嗯,的确如此。” 郭瑾赞同诸葛亮的看法,思考了一阵子,郭瑾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孔明,等战争结束,你是否愿意去西域做一阵子官?” “嗯?” 诸葛亮觉得奇怪,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疑问。 去西域做官? 太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之后,等郭鹏把他想到的办法告诉了诸葛亮之后,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因为西域地广人稀,父亲在攻取西域之后,打算把西域分成南北两路进行治理,山南和山北分置两个都护府,山南的为安南都护府,山北的为北庭都护府,分别统领半个西域,级别都是两千石。” 郭瑾透露了战后郭鹏治理西域的想法。 这加深了诸葛亮的思考。 送走郭瑾之后,他还在思考,思考了好几天,最终意识到这是最好的一个,能大概率不会引发敦煌郡动乱的办法。 生意,只是不能在敦煌郡内做了而已,可是,并非不能在其他地方做。 太子说得对,树挪死,人挪活,不能生存的地方,就要挪走,去其他地方哪怕是重cao旧业,或许都能迎来全新的生机。 只要自己积累的威信还在,一切都有可能。 而且战后,西域定然是要增加人口的,先去抢占一个位置,抢占先机,就能最先一波享受发展红利。 郭瑾从敦煌县离开之后,也没过多久就抵达了曹仁在敦煌郡的驻地——玉门关。 曹仁戍守在玉门关已有数年,一边修路,一边戍边,一边策划战争打起来之后大军的进攻路线,几年下来,进攻路线都快要在曹仁的脑袋里完整重现了,郭鹏终于决定要开打西域了。 说真的,曹仁一度认为攻打西域要变成有生之年才能遇到的事情。 终于,在延德八年,他得到战争即将开启的消息。 按照郭鹏的命令,他把消息送往西域都护府曹休所在的它乾城,让曹休安排挑起站端的方式,给大军进攻西域获取一个借口。 借口找到之后,就是最后的进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