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千四百五十六 诸葛亮原来真的简在帝心? (第2/2页)
在高级官僚之中并不太多,甚至越来越少。 高级官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魏帝国的高层很有可能变得一潭死水死气沉沉,引入一些敢作敢为之人很有必要。 毛玠要保。 郭鹏有了想法。 “这样,孝先,你这边办事的同时,你再上表给皇帝,就跟皇帝说,我让你上表给他,跟他商量一下最糟糕的情况下该怎么稳住雍州局势,你就这样说。” 毛玠愣了愣,看了看郭鹏,忽而灵光一闪,立刻意识到郭鹏让他这样做的目的。 “太上皇……” 毛玠站起身子,走到郭鹏面前,跪伏在郭鹏面前。 “太上皇相助之恩,臣,永生不敢忘怀。” “起来吧。” 郭鹏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不是为了私情帮你,高层官员里,如你这般敢作敢为者,已经越来越少了,皇帝身边不缺尸位素餐之人,缺的,是敢作敢为之人。 尽管有些时候你的思虑并不完全周全,可是总比那些谈到办事就畏之如虎的点笔先生要好,这一次我帮你,下一次,你要帮着皇帝,你要思虑周全,明白吗?” 毛玠的心思百转千回,最终化为深深的感叹。 “臣,遵旨。” “好。” 谈完这件事情,毛玠心里有了底,便从容了许多。 郭鹏也轻松了一些,闲聊一阵,忽然想起了此事的始作俑者诸葛亮。 打破坊市界限、勇于发展商业来帮助凉州摆脱贫困的人,最开始是诸葛亮。 “孝先,你觉得诸葛亮这个人怎么样?” “太上皇的意思是?” “为人,处事,能力,这些方面的看法,你是他曾经的上司,你对他应该有些了解。” “的确如此。” 毛玠点了点头,想了想,想起了当初那惊险的一幕,还有之后对诸葛亮加深的了解。 说他敢为,没错,但是比其他,诸葛亮才是那个更加敢为的人。 “以臣来看,诸葛亮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打破坊市界限发展商业就是他最先提出并且付诸实践的,他在敦煌郡办的非常好,臣之所以决定这样做,也是借鉴了他的经验。” “为人呢?为人如何?” 郭鹏接着询问。 “为人的话……” 毛玠想起了之前诸葛亮想把凉州贪腐案捅到中央的事情,不由的一阵后怕。 之前那件事情要是真给他捅到洛阳去,自己估计早就居家赋闲了,可以说诸葛亮是个官场上的另类,在他身上看不到官场潜规则留下的痕迹。 他仿佛还是仿佛还是那个他,不曾改变过。 这样的诸葛亮让毛玠觉得有些意外,有些难以理解。 不过这并不妨碍毛玠夸赞他。 “应该说,他为官还是不错的,至少从未有过贪腐之举动,所作所为,都是在为地方居民考虑,他每到一地,在地方居民之中的口碑都非常好,至今,敦煌郡人还在称颂诸葛亮。” 郭鹏点了点头。 “诸葛亮,诸葛孔明……孝先,我死之后,能够继承我的意志继续治理魏国的,就是这个诸葛亮了。” “…………” 毛玠愣了一阵子。 他忽然想起当初,诸葛亮是郭鹏身边的内阁职员,还是那一次论才大典的优胜者,在郭鹏身边做了好些年的中央官员,对他,郭鹏应该是见过并且了解过的。 之后郭鹏把他外放,放到了地方做县令,做郡守,现在又做都护,让诸葛亮一路向西,越来越远离洛阳,要不是他还有个在民政部做郎中的哥哥,毛玠都怀疑郭鹏是不是已经忘记这个诸葛亮了。 结果郭鹏不但记得,对这个诸葛亮的评价还非常之高。 他死之后,安定魏国的就是诸葛亮? 不是当今陛下吗? 毛玠感到不解。 “陛下,这个诸葛亮?” “是我答应让他外放的,也是我希望他可以在地方上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知道洛阳的一个政令会在地方上起到什么作用,我想让他明白这些,懂了之后,就能回洛阳了。” 郭鹏笑了笑看着毛玠:“孝先,对不住了,诸葛亮的地位不高,想要回到洛阳担任一个中层职位还是可以的,你的身份太高,不是中层职位能承受的,所以你必须要等待一阵子了。” 毛玠就那么傻愣愣得看着郭鹏,忽然间感觉自己对这个诸葛亮好像还是有点低估了。 他的背景好像不仅仅是他的兄长诸葛瑾,而是…… 太上皇? 诸葛亮原来真的简在帝心? 毛玠咽了口唾沫,觉得心情有些复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