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_第三三二章壮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二章壮丁 (第2/3页)

峋、衣衫褴褛,有人满脸麻木,有人神色忐忑,也有人在四下张望着。

    这哪里是新兵?

    分明是难民啊!

    李四维一声暗叹,扭头望向了蒲干事。

    蒲干事唯有摇头苦笑,“李团长,南岸的情况你也清楚……”

    “团长,”

    蒲干事话音未落,众将得了已经匆匆涌进了营地,一个个满脸喜色,“新兵来……”

    突然,众将的声音嘎然而止,望着一众新兵,都是满脸惊愕。

    “这……这就是新兵?”

    “他们这样咋上战场?”

    “要是莫得两三个月,根本就练不出来……”

    两三个月能练出来才怪?

    李四维唯有暗自苦笑,可是……人已经送来了,哪里还能挑肥拣瘦?

    暗自咬了咬牙,李四维朝众将一摆手,止住了议论声,大步流星地走上了阵前的高台。

    “兄弟们,”李四维在高台上站定,目光缓缓地扫过一众新兵,神色肃然,“我叫李四维,小名叫做李大炮。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兵了!”

    一众新兵纷纷望着李四维,有人神色木然,有人神色忐忑,有人满脸好奇……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兄弟们,”李四维再次环顾众人,神色稍缓,“我的老家在四川,三七年的时候,跟着部队赶到淞沪打小鬼子,这一打就打到了现在。”

    说着,李四维露出了笑容,“你们的老家在哪里?”

    众新兵面面相觑,终于有胆大的叫了起来。

    “长官,我也是四川的……”

    “我是贵州的……”

    “我是云南的……”

    ……

    “好,云贵川都聚齐了啊!”待新兵的声音渐渐消散,李四维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那么,哪个兄弟跟我说说,你们为啥要千里迢迢地跑到这里来?”

    队伍里一阵沉默,良久,一个声音犹豫着响了起来,“我们是来打小鬼子的!”

    “对,”立刻就有人附和起来,声音虽然稀稀拉拉,却饱含愤怒,“我们就是来打小鬼子的!龟儿的,一天就往我们老家丢炸弹,让人不得安生!”

    “说得好!”闻言,李四维精神一振,满脸激昂,“上面把你们送来,就是要你们来打小鬼子的!可是,我们为啥要打小鬼子?因为,小鬼子跑到我们的土地上来耀武扬威了,来杀人放火了,还来丢炸弹……搞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说着,李四维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众人,“兄弟们,要想过安生日子,就得先把小鬼子打跑!”

    “对,”有人连忙附和起来,“长官说得对,打跑小鬼子,好回家过安生日子!”

    附和的声音稀稀拉拉,更多的人却选择了沉默,有人神色忐忑,有人满脸迟疑。

    李四维暗叹一声,满脸真诚地望着一众新兵,缓缓地开了口,“可能,有些兄弟觉得小鬼子离你们的老家还远,不影响你们过日子,可是,”

    一九一五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暂行陆军征募条例(草案)》,将兵役分为常备、续备、后备、国民四种,依然属于募兵制,然而,当时军阀割据各自为战,这一条例并未执行下去。

    一九三三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兵役法》,将兵役分为国防、常备两种,常备有分现役、正役、续役,这一制度属于征兵制,并于三六年正式实行,但是因为重重原因,《兵役法》也没能完全执行下去,军队建设完全停留在现役部队的建设上,又如何能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

    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国军与日寇在各大战场上鏖战不休,现役部队死伤何止百万人,而国防部队、正役部队和续役部队的建设一片空白,兵员缺额又该如何解决?

    第一种是自愿报名热血青年和无业游民。

    第二种是招安的土匪以及地主老财的私人武装。

    但是,这些兵员与现役部队的缺额比起来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还有那么多的兵员缺额又该如何解决?

    只能按照《兵役法》征兵了!

    这样征兵,有法可依、无可厚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