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医典 (第2/2页)
这时候了还不信他老师。 不信的是什么呢?万历知道,他们说的张阁老不信,是说不信徐阶家里只剩良田两万亩。 徐阶临死前给朝廷上了一副手本,把良田两万亩以松江讲文院的名义,请万历皇帝掌管。 张居正其实就是为这事去松江的,他其实是想去提醒徐阶,坊间传闻徐氏有田二十四万、四五十万亩良田,你就给皇帝捐两万亩,皇帝如今为收回田产,连山西的藩王都发到印度去了,等你不在人世,不得给子孙留条后路? 他是苦口婆心,府上已有万贯家财,要名有名、要利有利,还攥着这些个田产做什么?把田全捐给皇帝,皇帝如今正年轻,只要后人不作jian犯科,至少还能保徐氏三十年太平富贵。 徐阶也冤呀,他拢共就田产三万亩种植桑棉,老徐家的主要收入是松江府与京师的纺织品生意,海瑞任应天知府过来把他这阁老噼啪一顿吵,他就已经散出去田产一万亩,就剩了两万亩田地,盖了个文官大学,末了还全送皇帝了,你这会儿让我个半死的人拿田出来,我怎么拿? 问题就在这儿了,张居正是好心好意,他很确定坊间传闻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 徐阶也是诚心实意,他死之后皇帝肯定要算账这么浅显的事谁都能看出来,他说的也是真的。 问题出在哪儿呢? 出在权力呀。 权力是个奇怪的东西。 徐阶斗倒严嵩位居首辅之后,他名下田产确实多到自己都数不出来,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谁的田都可能是他的。 这叫寄田,也叫投献。 明朝的官员有部分优免税额,比方说京官一品三十石,大量寄田显然是违法的,但这涉及到权力这个怪东西。 徐阶当首辅时,谁敢查?哪个不开眼的敢去收税? 最关键的是就算收到徐阶头上,他也没法交税,因为那些田真不是他的……所以就只能挨海瑞劈头盖脸一顿骂。 海瑞也不是傻子,只是心中怀揣着对美好明天的寄望,他去办徐阶的田,徐阶听话散了三成田地,他被调任到别的地方,事情其实对张居正来说也已经解决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海瑞办徐阶这一个信号,告诉把田放在徐阶名下的大户,徐阶靠不住。 靠不住,别人自然就把田地收回去,徐阶家就真的变成两万亩田了。 这世上没有薛定谔的猫,只有徐阁老的田。 不失去权力,永远都不知道田地究竟有多少。 这一样的事,让个县官拿着超过优免条例的田地去跟海瑞碰碰,能把他全家骨头渣子都碰碎了。 但徐阶不行,他左阁老、右学士,胸口纹个张居正背后绣着嘉靖皇帝升仙图,神功护体,金刚不坏。 海瑞都没能要了他的命。 张居正的担心是对的,徐阁老病逝没几天,万历皇帝下诏追赠徐阶为太师,谥号文贞。 派去宣旨的宦官不是西厂王安,而是东厂张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