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国公震撼,许清宵之计! (第5/6页)
这一刻,年纪轻轻的李范,明白了一个成语,大势已去。 看着满脸委屈的李范,许清宵心情莫名更好了,当下许清宵道。 “既然如此,那学生也就不好推脱了,不过还是事先声明,严师出高徒,若真拜师了,吃苦挨罚,诸位莫要生学生之气。” 许清宵还是强调一句,反正话说到这里了,你们自己选,到时候真打起来了,你们可别心疼的要命。 “自然。” “放心,许兄弟,保证不会生你气,你要是打不动,喊我来,我来打。” 李兵不愧是亲爹,怕许清宵一介书生,打起来不得劲,想自己来。 “无妨,无妨。” 许清宵微微一笑,而安国公继续询问第三件事情。 “那第三件事呢?” 他好奇道。 “第三,便是遇人不淑,范儿天资聪慧,即便是不再宠溺,也有严师教诲,可他命中会遇到一些不良之人。” “所谓近朱则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无论他天赋多好,可身边人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那这个人也会被逐渐同化。” “尤其是范儿年龄也不小了,身边自然有不少朋友,若是还与他们在一起陪玩,只怕大器难成。” 许清宵回答道。 众人再次认同这个观点,尤其是这些女子,更是认同许清宵这个观点,自己相公本来不去喝花酒,但身边人都去喝,他们不可能不去。 “这个好办,以后不允许他们跟范儿玩。” “对对对,不让他们跟范儿玩了,我也感觉得出来,范儿其实挺聪明的,但天天跟着一群不思进取的顽童在一起,怎么有心思向上?” “说的对,以后不让他们跟范儿玩了。” 众人如此说道,安国公也跟着开口。 “清宵侄儿,你觉得这样行不行,老夫从今往后让这些人不准碰范儿,可否制止?” 安国公问道。 “不。”许清宵摇了摇头,回答道:“自古以来,堵不如疏,再者国公日理万机,怎可能一直防范?学生认为,范儿身边的朋友,应该也是国公的一些好友后人,不如让他们一并前来,我一一教化。” “如此一来,人人向上,而范儿也能脱颖而出。” 许清宵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此话一说,李范愣在原地了。 好家伙,这是要一锅端啊。 而在其余人眼中,却是别样一番姿态,如同圣人一般,尤其是安国公,更是极其赞叹。 让大家一起过来,一起学习,一起好好读书,就算读不成什么大儒,最起码有个好底子,以后进了兵部,也是一件好事啊。 真上阵杀敌,难道就不心疼吗?战场无情,死了就是死了。 再者自己孙儿有大儒之资,跟他们在一起学习,必然是名列前茅,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可以耀武扬威了? 到了他们这个年龄,拿以前的战功来吹嘘没有任何作用,能成为国公王侯的,那个没有战功? 所以平时聚在一起,比的就是谁说话声音大。 比后代?死活不比,毕竟这些后代都是从军,跟他们比完全比不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的孩子一起上学,我孙子比你孙子强,这不就可以炫耀了吗? 好!好!好!这主意好啊。 “清宵侄儿,当真不愧是万古大才,竟有如此之精神,今日,必不醉不归。” “清宵侄儿,老夫现在写一封信,告知这些好友,想来他们也必会答应。” “来来来,你们陪清宵侄儿好好喝几杯,老夫去写信了。” 安国公很激动,他立刻起身,要去书房写信,这事必须要通知好来。 “爹,与其写信,不如你设宴,邀请他们带着儿孙一起过来算了,孩儿现在让人去准备好宴席,也算是招待清宵兄弟。” 有人开口,这般建议道。 “行!这个法子好,去请,去请,都请过来。” 安国公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许清宵道:“清宵侄儿,这样也好,免得你待会跑来跑去,一同喊过来,也让你认识认识人。” 安国公笑了笑,紧接着看向李兵等人道:“你们还不把其他孙儿喊来?一起让清宵侄儿看看?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没了。” 他提醒了一句,顿时国公之子的夫人纷纷起身,赶紧把自己儿子抓来。 众人忙成一团,许清宵则静静坐在位置上,至于李范几乎是咬牙切齿地看向许清宵。 然而许清宵回以一个微笑,他希望李范继续保持这个样子,等自己安顿下来了,看他还咬不咬牙。 不过突然搞出这么一出,并不是许清宵当真去报复一个熊孩子。 实际上许清宵是再建立自己的人脉。 来京都时,遇到这群熊孩子拦路,许清宵就意识到一件事情,三代教育问题。 后来询问周景安一些事情,也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大魏王朝,自靖城之耻后,武将的地位瞬间攀升,武帝七次北伐,虽然没有彻底根除蛮夷之祸,但至少也洗刷了部分耻辱。 最起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