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 (第4/7页)
理来形,吏部员外郎倒也不是不行,若不是许清宵未上过战场,臣还希望如此大才来我兵部,莫说员外郎,即便是陛下给许清宵郎中之职,臣也愿意。” 这一刻,广平侯之声响起。 他们这些列侯,平日无需上朝,今日上朝就是为了给许清宵撑场面,也是为了给许清宵争职。 所有人都知道,许清宵任职之事,肯定会是一场争斗,故此他们过来,直接让列侯为许清宵争权。 也算是给他们看看自己的态度。 的确,随着广平侯开口,吴普沉默了,毕竟他不过是个郎中,从五品的官员,怎么敢跟广平侯争吵什么,双方不是一个量级啊。 然而这一刻,吏部有人出来了。 “臣,吏部侍郎,不敢苟同广平侯之言。” “臣认为,吏部掌管大魏官员升迁,需要足够之经验,否则无论做对多少次,若升迁错一次,便会酿出大错,许清宵是有万古之才,但不适合吏部。” “臣认为,礼部或工部合适,任职员外郎也不错,毕竟许清宵之才,臣等有所耳闻。” 这是吏部侍郎出面了,虽然他也比不过广平侯,但在朝堂上还是有资格说几句话的,尤其他还是吏部的官员。 说话自然分量足。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给许清宵留了员外郎的职位,不过礼部和工部的员外郎就没什么作用了。 “去礼部和工部,岂不是显得大材小用?” “臣不认同,吏部最好。” “而且陛下既然开口,想来陛下也深思熟虑过,臣认同陛下之言。” 广平侯开口,武官的气势抖露出来了,一句话骂的礼部和工部有些不开心了,什么叫做来我礼部和工部显得大材小用? 你出门的规模,还有你身上的官袍,包括你家不是我们搞出来的?好家伙。 “臣等附议广平侯之言。” 当下,武官集团齐齐开口,除了国公等人不说话,其余武官都开口帮忙了。 去吏部好啊。 总不可能一直让儒官把控吧? 虽然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可这也算是一个警告,国公们心中冷笑,而儒官们却有些沉默。 也就在此时,终于位列文官最前的老者出声了。 “臣,吏部尚书,陈正儒见过陛下。” “许清宵来吏部,此事有些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陈正儒开口了,许清宵没有看去,但他知道到了这个级别开口,基本上女帝就要做出决定了。 当朝左丞相开口,这分量还是足够的,尤其还是吏部尚书,这就是一把手啊。 “不妥,不妥,老臣认为,许清宵适合去吏部。” 己方派出陈正儒,我方安国公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了,他往旁站了出来,语气平静,但态度也很明确。 就去吏部! “好了。” “许清宵的确有大才,去礼部与工部不妥,但去吏部的话,朕深思一番,也有些不妥。” “这样,让许清宵去刑部吧,” “张靖,刑部可有员外郎空缺?” 大魏女帝的声音响起,她打了个和场,但却将许清宵安排至刑部,一时之间众人都有些疑惑了。 实在不知道女帝这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陛下,臣在。” “刑部尚未有空缺。” 张靖开口,显得恭恭敬敬,他是文臣,东明会的,与儒官武官不是一个势力。 所以他也有些好奇了,怎么把许清宵安排到他的部门? 这不是儒武相争吗?关我屁事? 张靖满是好奇,可这些好奇只能藏在心中。 “那主事可有?” 女帝继续问道。 “主事也无,但最近刑部的确缺人手,可以添加至一主事。” 张靖出声,他完全听得懂女帝是什么意思,先问员外郎有没有,这个可以说没有。 但随后问了一句主事,其实是一种迂回,员外郎或许真的有些不妥,但主事也差不多了,如果还说没有,那就是自讨苦吃。 “既如此,那许清宵便去刑部,任职从七品主事,三日内上任,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吗?” 女帝开口,充满威严的目光扫了一眼大殿。 当下声音响起。 “臣等无任何异议。” 从七品主事,听起来感觉不咋地,可实际上职位不小了。 六部,掌管大魏王朝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吏,户,刑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