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陛下!陛下!许!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啊! (第2/7页)
将北伐策递上。” 女帝的声音很平静。 可这句话,就如同惊雷一般,炸的朝堂沸腾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北伐绝不可以,还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若再北伐,大魏将无安宁之日啊。”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文臣和儒官,他们几乎在第一时间齐齐跪下,哪怕是丞相陈正儒也跪在地上,高呼让陛下三思。 谁也没想到,女帝竟然真的同意了,而且还让兵部去研究方案,三个月内写出北伐新策,这看样子是要玩真的了啊。 而武官一脉则有些发懵,他们也没想到女帝竟然如此爽快,当真答应下来了? 要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女帝今天答应下来,只是提一提,让女帝好好想想,可没想到居然答应了。 下一刻,武官一脉彻底笑颜逐开了。 “陛下威武!” “陛下英明!” “臣等多谢陛下!” 以安国公为首,所有武官全部跪下,朝着女帝一拜,他们兴奋了,真的兴奋了。 毕竟帝王之言,可不容更改,而且都让兵部去做北伐新策,这显然是要玩真的了。 “陛下!” 陈正儒高喊一声,然而换来的便是两个字。 “退朝。” 话音落下,女帝起身离开,直接退朝了,给人一种笃定模样。 不多时,武官们兴奋无比地离开。 而文臣儒官们则久久不能回神,若真北伐,对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 朝堂当中的事情,瞬间在大魏传开了。 一时之间,百姓有些恐慌,他们自然不愿再打仗了,听到可能再兴北伐,莫名心情低落了许多。 不过京都的百姓还好,有不少人支持北伐,还特别兴奋,毕竟靖城耻历历在目,差点就打到京都了,他们身为京都百姓怎能不知? 所以听到女帝要北伐,支持的竟然逐渐多了起来。 而大魏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好在的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完全确定,只是让兵部拟定罢了,具体会不会实行,还是要看女帝怎么做了。 只不过的是,这一日,大魏不知道多少书信飞出,无数双眼睛盯着大魏的一举一动,如此大的事情,要不了半日,便会天下尽知。 京都一座古塔内。 依旧是一个密室。 怀宁王三人聚集在此,不过今日多了一人,是镇西王。 “当真是天赐良机啊,这个昏君竟然真的敢再兴北伐,只要大军北伐,关键时刻,我等就能起兵造反了。” 镇西王的声音响起,他的语气中充满着兴奋与期待。 “本以为这次番商被杀,我等损失惨重,可没想到的是,这昏君看到如此之多的税收银两,竟然起了北伐之心,愚蠢,愚蠢,当真愚蠢啊。” 另一人的声音响起,满是感慨。 “恩,这些番商每年为我等敛财不少,至少占据我等加起来三成左右,如今被许清宵连根拔除,不知道多少藩王已经暴怒,甚至都打算直接进京杀人,可今日这昏君一言,只怕要不了多久,我等就可以光明正大进京了。” “到了那个时候,这个许清宵,必死无疑。” 第三道声音响起,他道出一个秘密。 已经有藩王准备动身来京都了,打算直接杀了许清宵,毕竟许清宵将番商连根拔起,对他们来说损失太大了,甚至说这种损失比杀父之仇还要恶劣。 但好在女帝今天竟然主动提北伐之事,甚至让兵部拟好北伐策,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三人皆然有些兴奋,也很开心,对女帝的决策表示满意。 可怀宁王的声音响起了。 “非也。” 他摇了摇头,在三人的注视下,他继续开口。 “本王觉得,此事绝非如此简单,这昏君不可能如此愚蠢,这个节骨眼上若是兴兵北伐,那大魏就真的完了。” 怀宁王持有不同意见。 “王爷,那为何这昏君要起北伐之意?都让兵部拟北伐策了,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安抚武官吗?这帮武官可不是善茬,真要骗了他们,估计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啊。” “是啊,这些武官期盼这一天太久了,如果只是随便说说,这些武官怎可能善罢甘休?” “怀宁王,你的意思是?” 三人皆然好奇,这件事情无论怎么看,都是女帝想要北伐啊。 不然为何特意让兵部去拟北伐策?这不是吃饱没事干了? 北伐策一拟,只要具体没什么大问题,下一步就是开干,这要不打,那兵部怎么也不答应啊。 “本王怀疑,她是想要保许清宵。” “许清宵将番商连根拔起,杀了四百多人,各地藩王的奏折堆积如山,上一次我儿被杀,虽他们也起了奏折,可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