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朝堂动荡,大魏文曲星,危机再显 (第6/7页)
心知肚明。 但此话一说,兵部侍郎不由站出来了。 “陛下,臣认为不妥。” “华星云周游列国三年,臣不敢说华星云有无长进,但兵部如今不缺人少,再者人还未到,就先安排职位,朝廷虽惜才,可也不至于如此惜才。” “臣觉得,不如安排到礼部,当个主事也行,毕竟华星云曾经也做过使出,马上便是陛下寿诞,礼部也忙得不可开交,正好可以去接待一下外使。” 兵部侍郎第一时间反对了。 如今兵部正在全心全意商量北伐新策,你儒官想要安排个人过来监视?做梦吧你。 “陛下,礼部不缺人,臣认为,兵部可以,侍郎大人,这北伐新策事关重大,华星云周游列国,增长许多知识,去你兵部,的确是如鱼得水啊。” 礼部侍郎站出来了,又把华星云推过去。 他们意图很简单,华星云去兵部,监视兵部的北伐新策,若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早点来通知,大家也好做计划,上朝的时候各种弹劾以及挑毛病。 如果北伐新策没有问题,陛下答应下来了,真要再兴北伐,那也没问题啊,华星云跟过去蹭功劳,假设北伐再次失败,华星云一个小小主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要是成功了,华星云算是白捞到一笔天大的功勋。 反正无论如何,儒道不亏。 “可笑,兵部之事,岂是一个周游列国就能入的?那按照徐侍郎之言,是个人离开大魏,就能来我兵部?” “请陛下明鉴。” 兵部侍郎可不蠢,怎么可能让华星云过来摘桃子? 双方争吵,而女帝压根没有心思在乎这件事情,他制止了朝堂的争斗,直接开口道。 “好了,此事等华星云入朝再说,隔日再议。” 她说到这里,双方都闭嘴不说了,皇帝都开口了,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也就在这时,女帝直接开口。 “诸位爱卿,今日有件事情,朕需要说一说。” 当声音响起,文武百官都有些好奇,一般来说陛下都不会主动提什么事,可这一旦提了,就绝对不是小事一件了。 “前些日子,良田季收,南豫府都一府之地,比早稻增值四成。” “其因一件名为水车之物,可以将百里之外的水源,运输至百姓良田之中。” “大大解决土地无水之忧,乃为大魏神器,朕已让工部打造模型,诸位爱卿可仔细观看。” 女帝说到这里的时候,几个太监缓缓走来,将一个模型搬了过来,随后放置在朝堂之上。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们齐齐看去。 一个小型水车出现,在自我运转。 “水车?这是何物啊?” “运输百里之水?有如此之神奇?” “看似简单,可的确有这般神效啊。” “这是工部新发明吗?” 百官们议论,充满着好奇,他们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之人,只是扫了几眼,稍稍想了想,便能察觉出此物的重要性。 也就在此时,工部尚书李彦龙缓缓走出。 “陛下!诸位大人,此物工部研究数日,的确可以运输水源,而且cao作简单,可为大魏增加粮产。” “保守估计,可使大魏粮产翻倍。” 李彦龙不敢说太多,他只能说翻倍,这是根据他的推测,当然如果用上了荒废良田,那就说不准了,可能更多。 但仅仅只是翻倍,这一刻满朝文武都哗然一片了。 “粮产翻倍?” “此物竟能使大魏粮产翻倍?李尚书,这话是真是假?” “若真能让大魏粮产翻倍,此物当真称得上是大魏神器啊。” “有了这样东西,大魏复兴,指日可待啊。” 众人震撼道。 不说别的,粮产翻倍最直观的就是百姓能吃饱饭,大家可以放心生娃,而且大魏税收也能翻倍,毕竟七成的国税,来源于良田税。 说是大魏神器,不足为过。 可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了。 是户部尚书,顾言的。 “陛下,那建造此物,需要花费多少银两?” 顾言直接询问道,他一开始也很震惊,甚至还有些兴奋,毕竟粮产翻倍,国库的收入又能暴涨一波了。 可问题是,这东西感觉不怎么便宜啊。 女帝没有开口回答,而是李彦龙出声。 “回顾尚书,一座延长五十里的水车,造价需一万两。” 李彦龙回答。 一万两?不算多。 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