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怀宁,今日状告许清宵修炼异术【双倍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怀宁,今日状告许清宵修炼异术【双倍求月票】 (第4/7页)

要花钱?水车搞好了,种子要不要买?荒田推至要不要搞?不说政策不政策,最起码你得让百姓有口饭吃吧?这补贴要不要?

    军事方面,不管打不打北伐,储备军事实力要不要?三军军饷得不得存一笔?武器要不要换一批?这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然后文化教育,这个东西大魏搞得起来吗?根本搞不起来,一千四百万万两还差不多,可问题是有这么多银两吗?

    答案是没有。

    所以这一百四十万万两,只能说让大魏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想要让大魏彻底发展起来,还是要细细着来,每一笔钱都要花再刀刃上。

    “如今国库入账百万万两,许爱卿有何建议?”

    女帝开口,她询问许清宵。

    今日是她的寿诞,但她并没有一点要过寿诞的意思,反而时时刻刻围绕着朝廷。

    “水车工程首当其先,其次便是荒田空置,朝廷应当拨款,购买粮食,给予极穷百姓,使其开拓荒田。”

    “同时加大力度收购水车材料,面向天下,无论对方给予多少价格,大魏都要贵上三成,直到破万两白银。”

    “而后留取部分,维持大魏运转,再截取两成,以备大魏军事,剩余部分,依旧发展民生农业,可设农学院,召集天下有才能之辈。”

    “研究或寻找三季稻,亦或者其他粮食种子,譬如派军队前往海上天国,寻觅此等之物,如若寻来,大魏将会迎来真正繁荣。”

    许清宵说出这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的安排。

    每笔钱都有作用,每一笔钱都已经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了。

    只是女帝却不由开口。

    “收购水车材料,提高三成,这代价未免有些大吧。”

    女帝说道。

    “臣明白,但臣没有说要买,将价格提高,是为了防止敌国复制。”

    “臣虽然有三道防守,但真正的防守应该在价格上,推崇水车材料至高价,但只喊不收。”

    “如此一来,商人逐利,敌国即便是想要购买,也必须要付出惨痛代价,而臣防了一手,他们得到材料,必然做不到我等这般。”

    “不出一年,这些材料将会再次变卖,而随着这些材料卖出,大大影响价格,引发恐慌性抛售,那时大魏再出手统统拿下。”

    “即便这个时候,敌国反应过来了,也没有任何作用,这些材料生长还需要时间,大魏从这里就已经遥遥领先一步了。”

    许清宵给予回答。

    他说涨价收购,又没说一定要买。

    把价格炒起来,让敌国先花银子买,买了之后,再复刻水车,复刻完了,发现有用是有用,但修缮起来极其麻烦,而且成本很大。

    除了可以让废田重置之外,其余没有任何作用,营造出得不偿失的错觉,这样一来这些国家就不会发展此物。

    索性卖出,而大卖家开始抛售材料,自然会引起其他商家抛售,这个时候大魏就可以出手了。

    既能低价收购,又能让对方亏损一笔银两,可谓是双赢。

    等材料到手,敌国反应过来了,有什么用?材料生长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魏先发育个两三年。

    总而言之,想要彻底防住这种人是不可能的,只要大魏粮产真正翻倍,没有一个国家会坐以待毙。

    尤其是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

    哦,提到这两个王朝,许清宵其实有点纳闷,按理说自己在大魏王朝这么有名,为什么这两个王朝的使者,没有来拉拢自己?

    这不合理啊,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会来拉拢自己,许诺无数好处,甚至宰相之位都可以给自己啊,可为什么一直没来找自己?

    好家伙,这是瞧不起我许某人吗?

    “朕,明白了。”

    “许爱卿,户部的事情,由你来抉择吧,顾爱卿要负责朝中之事,他有些年迈,身子骨不行了。”

    “你还年轻,要多为他分担一些,明白吗?”

    女帝开口,这一句话有好几重意思,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好好干,差不多了就让自己当尚书了。

    “臣,明白。”

    许清宵明白女帝的意思,但他没有露出激动或者是兴奋之色。

    尚书算个屁?丞相又能如何?自己的梦想可不止是这个。

    不过也就在此时,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许爱卿,还有件事情,朕想问一问你,安国策,你觉得何时能显示?”

    女帝再次问道,提到了一个许清宵都快忘记的事情了。

    “至少一年后,最迟三年。”

    许清宵给予了这个回答。

    安国策是当年脑子一热写出来的东西,理念虽然好,可大魏现在这个样子,真要实行安国策,反而是拖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