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地之书,绝世大儒,文宫之下,废尔儒位【第四更求打赏】 (第4/7页)
,在这一刻却绽放光芒。 金色古字,每一个都如同小太阳一般,悬挂在天穹之上,映照辉煌。 而许清宵的声音,也不断扩散。 这一次,已经不仅仅只是大魏京都了。 而是传至周围各郡各府。 千字文,意义太大,这不是单纯的一本书籍,而是读书人启蒙之书,孩童上学,必须要从识字开始,可识字识什么字,这是一个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启蒙识字录,而且教书先生一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划分。 可这些识字录,大多数都是单独的字。 许清宵念的千字文不一样,全文四字,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不但可以让孩童识字,还能懂得一些道理。 比如说秋收冬藏,其意便是秋天收割粮食,冬天便要储存粮食,用简单的东西,来讲述一些不同的事情。 包括一些大魏典故,儒道典故,既能识字,又能明文,而且许清宵也有私心,将自己的个别典故写在其中,倒不是需要才气,而是需要民意。 当然主要也是合适,押韵对仗没问题,否则的话许清宵也不会刻意强行。 人文、历史、典故、农耕、祭祀、园艺、地理,等等东西都在其中,而且都经过完美修改。 这才是千字文经典所在。 不然仅仅只是识字,大魏不知道有多少本了。 而许清宵今日著的千字文,就是要为天下人整理出这一份统一的识字录,这一千字运用到了大部分生活常识能用上的字。 不仅仅孩童可以学习,一些成年人也可以学习,无非是要慢一些罢了。 一个又一个金色字体飞向天穹。 与此同时,滚滚如长江般的浩然正气再次出现,这一次连同三千里才气一同出现。 不过这一次,许清宵没有阻拦这些才气入体了,他要突破到大儒境,需要这些才气。 恐怖的才气如银河斜落般,涌入许清宵体内。 此时此刻,许清宵就如同一块干枯的海绵,疯狂吸收着才气。 而他的气势也越来越强,越来越恐怖。 六品正儒和五品大儒区别很大。 虽然只是一品区别,但相差却是十万八千里。 许清宵若证五品,那么四品妖魔在他眼中,都是蝼蚁,唯独三品妖魔,或许还能与许清宵较量较量。 这就是儒术先天的强大。 更主要的是,抵达五品,许清宵便拥有言圣之力,上达天听,无需再请圣意,只需开口,圣意便会感应。 当然圣意感应之后,是否凝聚,还是得由圣人之意自我判断。 但光是这一点,已经是分水岭的差距了。 一言之下,可灭妖。 一怒之下,可诛魔。 滚滚如黄河一般的才气没入体内,实际上不仅仅只是许清宵独自吸收这些才气。 所有圣器胚胎都在吸收这源源不断的才气。 他们要蜕变,直至蜕变到大儒器。 与自己境界保持一致。 而许清宵也一直在诵念千字文。 直至最后。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当千字文最后一句念完。 天穹之上。 千字文化作一千颗小太阳,如金色的星辰,扫荡一切黑暗。 大魏天穹,在这一刻,风平浪静,所有黑暗,彻底消失。 而后。 一枚枚的金色文字在天穹之上闪烁发光,但下一刻,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 一道道民意从地面飞起,涌入了金色文字之中。 天穹之上,一颗颗真正的星辰,闪烁发光,射出一束束星辰之光,全部涌入文字之中。 世人好奇,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但大魏文宫当中,却有无数人瞪大了眼睛。 第一个开口的人,是蓬儒。 他再次开口,指着天穹上的千字文,声音几乎颤抖。 “绝......绝......绝世神书!” 他本就苍老的面容,变得更加苍老了,他的手指颤抖,眼神中充满着不可思议。 今日,许清宵给他带来的震惊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著书成儒,许清宵直接著作绝世神书。 这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引经据典,天文地理,儒道典故,大魏典故,圣人典故,皆在其中,既能识字,又能明事,此书当为经典啊。” “五代圣人之典故,皆在其中,而且对仗工整,若天下人启蒙阅读,更加尊圣啊。” “好,好,好,这千字文,既有典故,又有农耕,地理,天文,饮食,起居,等等词汇,还能做到这般押韵工整,当为绝世神书啊。” “星辰塑字,民意承载,这是绝世神书,此书将影响天下读书人啊。” “许守仁,竟写出绝世神书,这.......只怕连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