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统一中州的国策!大魏国策显! (第7/7页)

发展兵部力量,而这个发展兵部力量,抛开基础的征兵,练兵,重点在‘器’上面。

    这场大战,许清宵意识到,战争机器必须要早点拿出来了,大魏将士虽然勇猛,可面对守城之战,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大。

    如果不是用计,这一仗,绝对不止是牺牲二十多万人,可能是上百万人。

    并且,这是打附属国,不是北伐,也不是与突邪王朝或初元王朝打啊。

    光靠数量有什么用?战争机器的作用性,远远胜过数量。

    一门火炮,远胜三千死士。

    所以兵部力量,许清宵重点划在了器上,所以工部尚书极其激动。

    农业生产,许清宵重点划落在‘种子’上面,大魏需要新的种子了,而这些种子,就是需要大魏竭尽全力去寻找,翻洋过海都要找来,当然国家内部的基础生产也不能停滞,朝廷拨款,买种子买牛,免费给大魏百姓使用,并且还需要招揽各种人才,进行研究和培养。

    商人贸易这一块也极其重要,未来的战争,绝对不是剑锋,而是经济之战,用经济封锁对方的命脉,打不打仗是一回事,经济贸易这一块,可是好处无限,面对强大的国家,想要不战而胜,经济战效果最好。

    至于提升民意,这一点就需要大魏六部共同努力,许清宵的意思很简单,增加人手,刑部和吏部最为关键,刑部用来稳定国家治安问题,让百姓能够安心耕田生活。

    打击一切不法分子,宵小之辈,严惩不贷,连根拔起,还大魏一个朗朗乾坤,而吏部则是以民为本,解决百姓各种根本之需求,百姓无小事,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帮百姓做好来。

    至于最后的大力选拔优秀人才。

    这个选拔人才,不是科举选拔,而是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才,只要有才华,不管是什么都行。

    譬如说农业上的人才,工器上的人才,情报上的人才,经济上的人才,这些需要从民间选拔出来。

    给予俸禄,给予官职。

    打破一成不变的固化阶级。

    这样一来,大魏才能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强盛,不然只有军事上和思想上的人才,又有什么用?

    长篇大论的国策。

    看的文武百官震撼不已。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

    大家看了半个时辰,这才看完了所有的内容。

    大殿安静。

    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许清宵这篇国策,这简直是抬着大魏走向强盛啊。

    只要按照许清宵这个计划走,不要犯傻,不要作死,大魏想不强盛都难啊。

    百官们震惊。

    实实在在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最终,女帝开口了。

    “众爱卿!”

    “朕,欲将此策,定为大魏之国策。”

    “诸位有何意见?”

    女帝开口。

    面对这五个方向发展,女帝哪里还有什么挑剔的啊。

    这个月来,文武百官都在争吵,而争吵的内容其实说到底不过是一点。

    都希望参与进来,六部也好,武官也好,大家都想要参与到发展行列之中。

    谁都不希望落后。

    但银子就这么多,而且人力也只有这么多,哪里能做到雨露均沾?

    可没想到的是。

    许清宵做到了。

    他这篇国策,涉及六部!

    强国之策,需上下一心,而且计划极其详细清晰。

    身为大魏女帝。

    她又怎么看不出来?

    所以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想要将此策,定为大魏国策。

    未来大魏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篇国策去做。

    这一刻。

    随着女帝开口询问。

    百官们也逐渐回过神来了。

    “臣等!”

    “无异议。”

    百官开口,他们没有任何异议。

    因为许清宵这篇策论,没有一丝问题。

    谁要是敢异议,谁就可以回家了。

    当下。

    女帝看向许清宵道。

    “许爱卿!”

    “此策,还需细节补充,劳烦许爱卿了。”

    “监国少卿之职,你继续担任。”

    “还有,科举在即,由你为本次大魏科举主考官。”

    “为大魏选拔人才。”

    女帝继续开口。

    又将一件事情,交给许清宵了。

    武昌年间,第一届科举。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不由露出一丝惊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