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辞旧迎新,醉酒作诗,偷的半日浮生 (第6/7页)
大家都惊讶了,谁都没想到许清宵竟然来了。 这一刻,人们连杂耍都不看了,也不听书了,纷纷朝着许清宵一拜。 “我等拜见许侯爷。” 声音响亮,酒楼上不少人都起身了,纷纷探头窗外,望着许清宵。 有男有女,不少女子更是激动连连,唤来朋友,一起来看许清宵。 而有些读书人更是大声喊着:“见过许儒。” 来表示自己的尊重。 “诸位客气了。” “迎新如意啊,今日没有尊卑,大家莫要如此,继续玩,继续喝。” 许清宵笑了笑,也朝着众人拱手回礼。 如此谦虚的表现,也引得百姓们连连叫好。 一时之间,气氛再一次欢乐起来了。 “许儒,这种节日,您要不要来作一首诗啊?” “是啊,是啊,许儒,这个时候,您作首诗,来助助彩啊。” “还别说,许儒,您要是作首诗,今日迎新节,只怕更要热闹了。” 西街上,不少声音响起,有人起了个头,想要许清宵作诗一首,庆祝节日。 随着一些读书人的吆喝,一时之间,不少百姓们也纷纷开口。 喜庆的日子,要是作首诗,自然是更好的。 甚至有人直接送来了笔墨,期盼着许清宵作诗。 听到众人的言语。 许清宵笑了笑,的确欢喜的节日,让人心情愉悦,许清宵的确感受到了众人之喜悦,所以也愿意作诗一首。 “既然如此,本儒就献丑一番。” 许清宵开口。 而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落字。 一时之间,西街当中,不少才子佳人,或者平民百姓,纷纷将目光看向许清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许清宵缓缓落笔,这首诗倒也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庆祝节日之词。 也算是应景之诗了。 只是随着许清宵落笔过后,纸张之中的字,直接跳出,化作一枚枚金字,闪烁在天穹之上。 不是千古名诗,而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诗词,不弱于镇国诗,但比不上千古名诗,可因为迎新节的加持,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 海量的才气如同春风一般,涌入了大魏京都,让人莫名暖和。 “好!许儒大才。” “诗出便非凡,许儒当真是绝世大才啊。” “随便一首诗,就胜过镇国诗,此诗虽不是千古之诗,但胜过千古之诗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好啊,好啊,这手中的屠苏美酒,也要因此留名啊。” “当真不愧是许儒,其才是我等无法追赶的啊。” “许侯爷当真俊的很啊。” “此等公子,举世难求啊,可惜,奴家这辈子都不可能与许侯爷发生点什么了。” “你就算了吧,我或许还有机会。” 随着诗词而出。 引来无数人的夸赞。 许清宵不在意这个,而是与民同乐。 他进入酒馆,要了一壶酒,与众人同醉。 来到大街上,与百姓们一同观看杂耍,带头叫好,也是慷慨解囊。 一壶酒一壶酒的喝。 到最后各大酒楼让人在门口候着,也免得许清宵进来买酒喝,而且都拿出上等美酒。 许清宵从一开始的心中愉悦,一直到现在,整个人显得十分的快活啊。 何以解愁,唯有美酒。 许清宵不怎么喝酒,不过兴致来了,这酒比以往更香醇了些。 一路走来,许清宵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反正几十壶酒是跑不掉了。 许清宵这般的洒脱,也是让百姓们更加开心了。 到最后,家家户户都送来了美酒,希望许清宵品尝。 太平诗会,许清宵饮酒三千,大家可是历历在目的啊,所有人都知道许清宵爱酒。 所以平时大家也会珍藏一些,就怕某一天在发生这种事情。 如今,许清宵与民同乐,自然而然吸引了不少人来,东街,南街,北街的百姓文人,听说许清宵在西街,一个个全部赶来。 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位大魏新侯爷的风采。 而街道当中。 许清宵一壶酒下肚,脸上有些醉意,但心神却无比愉悦。 到最后,许清宵舒展腰肢,忍不住念起诗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轰。 随着许清宵诗词念完,刹那间,各种异象浮现而出,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