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第3/8页)

若不是自己现在需要将魔气最后祛除一番,他指不定要去看一看,见一见这个许清宵,能让吴铭主动收徒,肯定有些本事。

    但他也只是好奇罢了,毕竟许清宵一个读书人,难不成还是武道天才?

    “主要就是看中他的品性,也看中他的才华,老赵,你就是一个莽夫,有勇无谋,要多读书。”

    听到赵元这么说,吴铭心有点虚了,他连忙随便开口解释一句。

    他没有告知赵元,许清宵的武道天赋,怕就怕赵元发现许清宵的天赋资质后,跟自己抢人。

    晚年的一品,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因为有破境仙丹的因素,培养好一个天赋异禀的弟子,若是对方能靠自己突破一品,那就血赚。

    若是培养不出来,就只能依靠一品破境仙丹了。

    而许清宵的武道天赋,在他眼中远超其儒道天赋,拥有一品资质,这样的人,这要是被赵元知道了,估计赵元要大骂自己不是东西。

    所以他没说,怕被骂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怕赵元抢人。

    “读书?这两个字从你口中说出,老夫莫名觉得可笑,你就别侮辱读书人了。”

    “行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我劝你一句,这个许清宵名气虽然大,可他终究是个读书人,你收他为徒,想来他资质不错。”

    “你那点心思我懂,只是该说还是要说,如若你想要找个继承人,许清宵我觉得不行,还是重新换一个吧,霍疾其实可以重点培养培养,他比许清宵强。”

    赵元出声,还是那句话,他不是瞧不起许清宵,而是觉得一个读书人,武道资质就算好,能好到哪里去?

    但他也不蠢,吴铭收许清宵为徒,肯定有许清宵过人之处,只是他反正是觉得吴铭这回有点飘了。

    “行行行,你说的都对,我先走了,你也差不多准备去魔域吧。”

    “我总感觉最近要不太平,有任何事情,随时联系。”

    吴铭没有多说,他心中反而窃喜,毕竟赵元这样,对他有好处。

    当下,赵元也没有说什么了,而吴铭也消失在了原地。

    等吴铭消失后,赵元这才嘀咕道。

    “等过些日子,我倒要看看这个许清宵有多好,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他喃喃自语,打算过些日子去魔域之前,找一趟许清宵。

    看看许清宵到底有多强,能让吴铭这样。

    侯府当中。

    许清宵安排了一下事,也找了一趟陈星河,告知陈星河自己子时就出发,离开大魏京都,云游四方,可能会回去,也可能不会回去。

    所以让陈星河不用等自己。

    陈星河也知道最近有很多事情,虽然大多数的事情他不知道,可陈星河明白,许清宵有压力。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许清宵一路注意一些。

    待许清宵走后,陈星河也不由感慨一声,他其实很想帮一帮许清宵的,但奈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去帮许清宵。

    只能期盼这次科举,自己能中个举,如此一来的话,自己便能真正为许清宵分担一些压力。

    想到这里,陈星河就有些难受啊。

    自己怎么还没有入品啊?

    按理说,自己早应当入品了啊,难不成被许清宵压制了?

    带着疑惑,陈星河陷入了沉思当中。

    而时间缓缓流逝。

    许清宵还去了一趟桃花庵,找了一趟白衣姑娘,没有说什么,只是喝了点酒,与白衣姑娘闲聊了几句,许清宵便离开了。

    不过白衣姑娘猜到了自己要远行,拿了一块护身符送给自己,对比女帝送的龙纹玉佩,白衣姑娘的护身符有些朴素。

    只是在许清宵眼中,这两样东西都是一种牵挂,为自己担忧。

    许清宵走了,没有说什么,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也没必要搞的太过于悲伤。

    自己这趟,是为了成圣,又不是做什么。

    一直到了子时。

    许清宵出现在东直门城口。

    吴铭如约而至,出现在了许清宵身旁。

    “徒儿拜见师父。”

    许清宵朝着吴铭礼拜一番。

    “守仁,你我之间莫要这般客气,你要记住,为师是武者,随意点好。”

    吴铭开口,显得很随意。

    许清宵也只是点了点头,但真让他随意,他随意不起来,总不可能来一句,哎呀,老吴你咋才来啊?

    “师父,我们现在出发吧。”

    许清宵开口,如此说道。

    “好,怎么去?我们是坐马车去,还是走去?”

    吴铭问道。

    “师父,我打算去这几个地方,靠走去的话,还是有些麻烦,直接瞬移吧?”

    许清宵拿出地图,这般出声道,他找吴铭一同前去,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吴铭的瞬移。

    大魏王朝辽阔无边,真要靠步行或者是马车的话,想要去一些穷苦之地,还真的难。

    吴铭接过地图,看着许清宵标记的几个地方。

    大多数都是苦寒之地,只有一处繁华,是江南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