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求月票!!!!】 (第6/8页)

来无数争议,文宫内部都有不少人看不下去,传到大魏文宫后,也响起不少大怒之声。

    认为这太过于荒谬了,他们允许天下读书人抨击许清宵,这是言论自由。

    但别人帮许清宵说话,也是言论自由,可却遭到这样的惩罚,这就太不公平了。

    所以不少大儒上书,希望文宫出面,不要让这种事情继续发酵。

    可一直到翌日,洪圣给予了回应。

    不可动用私刑,但不尊圣人者,跪拜圣人,也不算酷刑。

    这就是洪圣的回应。

    当这个回应下达,一时之间,文宫当中,一些原本就有些动摇的大儒,在这一刻彻底愣住了。

    这个回应,就差没把支持写进去啊。

    这样做,只会让各地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

    会惹出天大的是非,所以这些大儒在此上书,希望洪圣三思。

    可得到的依旧是冰冷回答。

    “为儒者,不敬圣人,视为大罪,跪拜之罚,已是轻饶。”

    当这个回答出现后。

    天下朱圣一脉的读书人,就彻底放开手脚了,之前他们还的确比较担心是不是有些过分?

    可现在文宫都这样说了,自然而然他们不再害怕。

    甚至已经有些朱圣一脉的读书人起了歹念,污蔑平日仇视之人,说他们也支持许清宵,将其抓来,罚于圣像之前,如若不服从,各种拳打脚踢。

    各地官府也不敢插手,毕竟这是读书人之间的事情。

    总而言之。

    一场场的动乱发生。

    相比较之下,大魏就稍微好一些了,倒不是没有发生这种事情,而是发生了一次,刑部第一时间出动,将这些读书人视为恶霸之流,上奏京都刑部。

    由大理寺核实之后,昨天上的奏,今天就被砍了头,所以大魏读书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里是京都,许清宵的主场地,外面可以闹一闹,这里敢闹?除非嫌自己活命.

    而此时此刻。

    漠北地区。

    许清宵走在山川之中,望着一座座荒凉的山头,沉默不语。

    他已经在这里静坐两天了。

    感悟天地自然。

    也在思索自己的圣道。

    朱圣十二册,让自己明悟了圣道,但许清宵要走出自己的圣道。

    重新明意!

    重新立言!

    重新著书!

    重新思索中心思想。

    推翻重来,是世间上最难的事情,在原有的基础上,完成升华与改革,这很难。

    即便是第一步,重新明意。

    许清宵陷入了长达两天的沉思。

    没有明悟圣道之前,两年都不算久。

    但懂得圣道之后,两天的确很长。

    按理说应当是一鼓作气,明悟一切,从而成圣。

    可是,许清宵在这一步的时候,陷入了沉思与疑惑。

    重新明意?

    明意什么?

    自己之前的明意,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可现在的明意,又是什么?

    明意简单来理解。

    就是要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

    明白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去实行。

    可问题是,许清宵的的确确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杀光朱圣一脉?

    这显然不合理啊,不是说做不到,而是天地也不允许啊。

    感化朱圣一脉?

    抱歉,做不到。

    朱圣一脉已经疯魔了,感化他们?那还不如感化妖魔,最起码还有点可能性。

    五百年的积累,五百年的变化,岂是自己能够感化的?

    再说,即便是能感化,所付出的代价有多恐怖?

    许清宵要成为圣人,但不是想要成为圣母。

    时间缓缓流逝。

    又是一天过去了。

    许清宵走在漠北山脉之中,漫无目的。

    很快,几道身影出现,都是中年男子,背着竹篓,是在山川之中采药或挖矿之人

    当这些人看到许清宵时,不由露出好奇之色,毕竟这种地方渺无人烟,许清宵看起来就是书生,怎么来这里?

    “先生是迷路了吗?”

    有采药人开口,询问许清宵,误以为许清宵是迷路了。

    “不是,只是看看风景,诸位是?”

    许清宵笑了笑,回答对方。

    “哦,不是迷路就好。”

    “我们是采药挖矿的。”

    后者憨厚笑道,得知许清宵不是迷路,他们也就放心了。

    “采药挖矿?这种地方过于偏远,动辄百里路渺无人烟,需要来这么远的地方吗?”

    许清宵好奇了,忍不住问道。

    “先生有所不知,远点的地方好啊,没什么人争抢,而且一些好药好矿,都藏在这种深山之中,要是找到点好的,就能多卖几两银子,给我家娃上私塾用。”

    对方继续说道,而同行者也停驻下来,稍作休息。

    “上私塾,敢问阁下,你家孩子多大了?”

    许清宵开口询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