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37.江湖有你(9)三合一 (第3/6页)
大金国,早已不是当年的大金国。别说是权贵子弟,便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也早已经不长于骑射征伐了。这几年,天灾人祸,内有各地叛乱,外有强敌虎视眈眈。而大金国对蒙古对宋国,策略上也只是稍有不同。一样需要朝贡!牛羊马匹金银珠宝连同女人,每年都有大批的往汴京运。 四爷见他沉吟,便问:“宋国和蒙古,小王爷以为,谁才是大金国迫在眉睫的祸患?!” “自然是蒙古。”完颜康想也不想就给出了答案。 四爷就不说话了,只给对方倒了一杯酒。 完颜康便思量起来:“先生之意,朝廷当改对宋国之策?” 四爷去不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一句:“时势造英雄,恰逢大乱之局,小王爷又想从这乱局中得到什么呢?” 完颜康不由的睁大了眼睛:“先生这话……” 四爷看他:“小王爷不想,还是不敢想?” 完颜康站起身来,背过身负手而立:从古到今,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想成为储君的皇子。若不是为了更近一步,父王整日里汲汲营营为了什么呢? 这么想着,他回过身来,躬身行礼:“请先生教我?” “大金的局势,不用谁教,小王爷读过兵书,该明白的都明白。大金强时,可俯瞰天下,可如今一朝露出疲态,那便是腹背受敌的局势。蒙古若是跟宋国联手,大金危矣!” 这两家一家有钱有粮,一家有战马兵将……这么想着,就看见这位先生随手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舆图,山川河流,无不在图上。 可是这么越看,心里就越是不安稳。等看到一根带着箭头的线从蒙古直抵山dong,又听先生道:“彼时山dong豪强四起……” 这话叫他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些豪强恨的不是蒙古人,恨的是金人。是金人占了他们的土地,是金人抢夺了他们的女人,所以,这所有的仇恨都是冲着金人的。蒙古铁骑加上金国内部汉人的暴动,山dong河bei之地,落入敌手只是早晚的事。 可若是这两地落入敌手,金国真就尴尬了。真真就被人围在中间,进不得也便罢了,退也退不得!因为通往会宁的通道,在这两地落入蒙古之手的时候,已经掐断了。 那个时候,那便只是死路一条了。 四爷就说:“当年赵匡胤兄弟如何对南唐后主的,小王爷可知道?” 自是知道! 四爷就带着几分感慨的道:“那时候他们一定想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会遭遇更不堪的待遇。”紧跟着,他的语气更轻慢起来,“如果这真真冥冥中自有天数,那金朝之后的结局……又会比宋徽宗宋钦宗更好吗?” 事实证明更加凄惨! 听的完颜康呐呐不能言:以蒙古人对金人的痛恨,能落到什么好呢? 他一拳打在桌子上:“只恨我年轻见识浅,朝堂之事,完全插不上手。” 四爷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了一句:“没有什么插得上手插不上手的!若是想插手却插不上……那这就得想想了……毕竟,万事皆有根由!” 完颜康一时没明白这个意思。 回去之后转辗反侧睡不着,什么叫做万事皆有根由?是自己插手不上朝堂之事有根由吗? 什么根由?不外乎父王不让。 可父王为什么不让呢?! 他又想不明白了!难道是因为自己打小习武,父王就以为自己的志向在江湖?! 这个……怎么说呢? 父王只自己一个儿子,虽然总说:康儿,你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只要你高兴就好。 这些年,父王也一直是如此做的。小时候,只要能逗的母亲一笑,父王就会奖励他,不管是什么样的要求,都答应下来。稍有不高兴,说一句谁伺候的不好,那伺候的下人非得去了半条命不可。 在王府里,父王不允许任何人违逆自己这个小主子。要说这样都不是疼宠,什么才是疼宠?这么宠爱自己的父王……怕真的只是以为自己喜欢江湖吧。 想到这里,他再不能安稳。有些事迫在眉睫,半点都不容耽搁。 天不亮就起床,喊了两个侍卫进来梳洗,天一亮就跟穆念慈告辞,穆念慈言说:“说不得我爹爹这两天就回来了。” 完颜康半点要见的意思都没有了。这个杨元贞他不觉得有多大的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也见了,人家话不多,但自己眼不瞎。眼前这个寨子,便是一缩小的城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