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1/2页)

    韩渝感觉像是犯了多大错似的,不敢回头看所长。

    “你先回去,去船厂等他们,跟他们交代清楚保密纪律。”确认咸鱼的身份没暴露,徐三野稍稍松下口气。

    “怎么交代?”

    “让他们严守机密,要是泄露出去,就追究他们的责任。”

    “好的。”

    “该查的查差不多了,你下午不用再过来。”

    这是出局了?

    韩渝不想就这么退出行动,苦着脸道:“徐所……”

    徐三野也曾年轻过,知道第一次参加行动对一个新民警多有意义。

    他不想打击小咸鱼的积极性,沉吟道:“码头这边的情况基本搞清楚了,等照片洗出来,跟老李老章一起上船,学学怎么调查取证。”

    可以参加取证工作,可以坐大轮船去上海!

    韩渝激动的无以复加,咧嘴笑道:“谢谢徐所。”

    第15章 交朋友

    韩渝没回所里,直奔船厂。

    小姜家离得远,吃住都在船厂的工棚,黄江生平时也在这儿落脚。

    在凉棚下等了十几分钟,小姜和黄江生回来了,一个吃着冰砖,一个手提用草绳串着的猪rou,看着有二斤。

    小姜愣了愣,迎上来问:“咸鱼,你不是公安么,刚才怎么跑白龙港去卖芦稷了!”

    黄江生走过去看看绑在车上的芦稷和秤,笑道:“刚在售票室门口卖芦稷,一转眼又到这儿。公安同志,你怎么跟我在北疆种地时一样,出工一窝蜂,收工快如风。”

    “我是来找你们的。”

    “找我们做什么。”

    “白龙港认识我的人不多,我刚才是在售票室门口执行任务的,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是公安。”

    小姜赶紧吃掉剩下的冰砖,嘴都顾不上擦,好奇地问:“执行什么任务。”

    韩渝摇摇头:“保密,不能说。”

    黄江生把rou递给表弟,坐下道:“放心,我们不会乱说的。其实我早想到了,不然刚才在售票室门口也不会装作不认识你。”

    “谢谢。”

    “这有什么好谢的,有没有吃中饭,没吃一起吃。”

    “我回所里吃,刚才的话不能不当回事,我们领导让我转告你们,如果泄露出去是要追究责任的。”

    “这些我懂。”

    “小姜,你呢?”

    “知道,我又不是个喜欢乱嚼舌头的人。”

    小姜说是电焊工,其实是来做学徒的,与韩渝年纪相仿,韩渝又是公安,他很愿意跟韩渝交朋友。

    “别回去了,跟我们一起吃,今天称了rou,我表哥早上还钓了几条鱼!”

    “是啊别回去了。”

    黄江生在上海做小买卖时,总是被公安和联防队员查。

    现在贩鸡蛋贩米,一年有大半年在白龙港,觉得“强龙不压地头蛇”,需要一个“靠山”,哪怕眼前这个“靠山”看上去有点小。

    “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

    韩渝也不矫情,欣然答应。

    如果执意回去就是不给他们面子,再说拖轮在他们这儿,要修好几个月,有的是机会还人情。

    “这就对了么,又不是外人。”

    黄江生示意表弟赶紧去烧饭,掏出香烟笑道:“鱼我都烧好了,饭也蒸上了,再烧一个红烧rou,很快的。”

    “又是鱼又是rou的,是不是发财了改善伙食。”

    “赚点辛苦钱,发什么财。”

    “上次收的鸡蛋都运走了?”

    “运走了,已经卖差不多了。”

    “这么快,你什么时候回去的,我怎么不知道。”

    “我没回去。”

    “你不回去怎么卖?”韩渝不解地问。

    黄江山弹弹烟灰,解释道:“从北疆回来的不止我一个人,有好多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一样都是‘口袋户口’,都没工作。我在这边收蛋收米,他们在那边卖,五六百斤鸡蛋,两三天就能卖完。”

    “这么说你是搞批发的大老板!”

    “什么大老板,大家都不容易,只能相互帮衬。其实我刚做这买卖的本钱,都是他们帮着凑的。”

    “有多不容易?”

    “没户口,没工作,没地方住,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谋生路。”

    黄江生一连抽了几口烟,苦涩地说:“自谋生路也就罢了,可在人家看来我们是北疆人,不是上海人!走在马路上,要是让人家知道你是北疆回来的,看你的眼神,跟看从劳改里放出来的人一模一样。”

    韩渝低声问:“瞧不起?”

    “嗯,人家知道你是从北疆回来的,总是有种贬视。可我们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