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节 (第3/3页)

的专业知识总算派上了用场,韩渝有点小激动,微笑着解释:“港口航道的水文、地貌事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所以外轮只要出入港口都要提前联系港务局,以便港务局安排引水员上船引航,这是强制的。”

    徐三野笑看着他问:“找港务局就行。”

    韩渝沉吟道:“外轮进港前有很多事要准备,其实我们不用找港务局,可以直接去找船代。”

    “船代是做什么的。”

    “就是船务代理公司,他们专门帮外轮办理船舶进出港手续,帮着找港监、找边防检查站、找海关,协调船方和港口各部门装卸货,代办与船舶有关的一切业务!”

    “你认不认识船代公司的人。”

    “认识,我有一个同学分到了船代公司。”

    “南通的船代公司?”

    “他们是中外运的直属公司。”

    徐三野追问道:“中外运是做什么的。”

    “就是中国外运总公司,国营大单位,级别比南通港务局都高。”

    韩渝挠了挠有点发痒的耳背,补充道:“南通就两家船代公司,一家是他们,一家是中远的,所以提到他们都简称中外代。”

    徐三野想了想,又问道:“外轮海员一般去哪儿换外汇券。”

    韩渝不假思索地说:“港口有兑换点,平时没人,只有外轮进港,有外国海员下船的时候,工作人员才会去现场办理兑换。

    外国海员如果兑换的少,入境之后不够用,也可以在海员俱乐部或者去人行兑换。”

    第33章 青春懵懂(一)

    一个人出远门,去上海那个繁荣的大城市,林小慧很紧张甚至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激动兴奋。

    她喜欢热闹,最怕的就是寂寞孤独。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爸妈带不过来,把最小的她送到了爷爷奶奶的船上。

    船板隔开了外面的世界,货多需要几条船编成船队运输的时候,可以跟咸鱼等船上的孩子一起玩。

    但大多时候是一个人,只能靠在甲板上发呆,望望江河再望望天。

    父母又不在身边,直到六七岁还穿开裆裤。

    刚开始每天都盼着上岸,好去岸上买糖吃,说不定能在码头碰到父母的船。

    后来稍微懂点事,见咸鱼上岸去他外婆家那儿上学,很羡慕咸鱼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裳穿,又掰着指头算再过多久能上岸读书。

    好不容易等到上岸又有了新的烦恼。

    船上的孩子在岸上很孤独,开家长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有父母陪伴,只有她身边的座位是空着的。

    家里又穷,一件衣服从大姐开始往下传,轮到她的时候衣服已磨出好几个洞,总是被同学们嘲笑。

    从之前的天天盼着上岸,变成了盼着爷爷奶奶和爸爸mama早点回来,夜里想爸爸mama想得流泪。

    有时候实在想爸爸mama,就一个人跑到河边看。

    从现在开始又要一个人生活,肯定会很寂寞很孤独。

    尽管如此,她还是喜欢岸上的生活,两条腿一迈开想去哪就去哪儿,再也不用被困在区区几米宽的水泥船上。

    船上的日子真过够了,每到夏天,酷暑难耐。

    江面上没遮没拦,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甲板,有的货物怕晒还得盖上防晒网。船开起来有风好受些,一停下船上的温度就蹭蹭往上升,热得连早饭都要拿到外面吃。

    最讨厌的还是冬天,一天到晚寒风嗖嗖地刮,干活时手冻得都伸不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