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节 (第2/2页)
只要是学航运的谁不想做船长,可总共就那么多船,不可能个个都做船长,所以学轮机的路子要比学驾驶宽。 有一技之长,积累到一定经验和服务年限,甚至有机会做轮机长,所以学校里轮机专业是最吃香的。 不懂的就问,前辈有问必答。 不知不觉,客轮已驶进了黄浦江。 呆在机舱里难免会沾上油污,待会儿就下船,不能把身上搞得脏兮兮的,韩渝赶紧上来洗手。 结果刚爬上三层甲板,就见邵磊站在舷边看着远处的一艘客轮若有所思。 “邵哥,那是条海轮吧。” “嗯。” “去哪儿的。” “揾州。” “有朋友在那条船上?” “没有,我们是长江航运,他们是海运,不一个系统。” 韩渝好奇地问:“那你看什么。” 这条小咸鱼很快就独当一面,会在江边有一条小拖船,将来是要在江上执法的。 邵磊觉得有些事可以跟他说说,摁住配在腰带上的枪,提醒道:“咸鱼,如果将来上级给你配枪,一定要保管好。” “哦。” “趸船和执法救援船停到江边之后的防火防盗工作也要做好,尤其防盗,不能掉以轻心。” 保管好枪…… 防盗…… 韩渝愣了愣,下意识问:“邵哥,是不是谁丢枪了!” 邵磊抬起胳膊,指着正在远去的客轮:“那条船丢过,偷枪的人姓于,叫于双戈,以前也做过一段时间乘警。” 韩渝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惊问道:“他为什么偷枪!” “你没看电视?” “没有。” “他欠了很多外债,动了歪心思,想抢劫。以前在海运分局做过乘警,对那条船比较熟悉。就在船停泊时爬上去撬开武器库,偷走一把手枪去抢银行还杀了人。” “后来呢。” “落网了,去年十二月底判的死刑。审判时电视直播,上海人都知道。” 邵磊顿了顿,转身拍拍他胳膊:“所以说枪支安全无小事,将来要是配了枪,那就是你的命,甚至比命都重要!” 前几天在嫂子娘家,还觉得没枪像个假公安。 听邵磊这一说,韩渝不敢再想配枪的事,急忙道:“谢谢邵哥,你的话我一定会记在心里。” …… ps:章尾说的这个案子当年非常轰动,审理涉嫌包庇的两个嫌疑人时电视直播。 公诉人年轻没什么经验,在法庭上让辩护律师出尽了风头,结果导致很多人同情那两个罪犯,甚至流行一句话“娶妻要娶蒋佩玲,交友要交徐根宝”,感兴趣的书友可自行了解于双戈案。 第53章 聊两块钱的 赶到三林塘太阳已经落山,邵磊非让住他家。 但这是出公差,吃饭也好,住宿也罢,只要有发票都能报销。 并且给船舶办证是局里要求的,所产生的费用全部走工程领导小组的帐。 来时带的两百块钱都是从张兰那儿预支的,回去之后找张兰报销,都不用所里出。 韩渝不想太过麻烦人家,执意住旅社。 邵磊见他人没豆丁般大,脾气倒挺倔,只能把他送到距家不远的一家旅馆。 办理完入住,在老街上找了个私人开的小饭馆,点了两个本邦菜,陪他吃完晚饭,又带着他在老街上转了一圈,约好明天上午八点准时出发去船厂,才提上行李回家。 韩渝头一次住旅馆,有点兴奋。 不过相比旅馆的住宿环境,他对这个之前从未来过,甚至都没听说过的古镇更感兴趣。 休息了一会儿,忍不住走出房间锁上门,一个人下楼闲逛。 石板街、石板桥、文昌阁、古戏台、满是窗棂格子的门面房……处处都带着古韵。 据说这条老街起源于北宋年间,当时有个名叫林乐耕的福建的名士来此隐居。 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居住附近三个地方,于是有了东林、西林、中林三个村子,三林塘也由此而得名。 吃饭时邵磊说逛三林老街,一定要尝尝三林美食。 因为这里自明清以来就号称厨艺之乡,三林的厨子被称为“铲刀帮”,可以说是上海本邦菜的祖师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