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1节 (第2/3页)
企业的干预少,也不怎么管打工仔和打工妹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 从广东过来的那几个管理人员,要把广东的那一套复制到上海。以前给工人交保险,现在不交了。她们不是计件工资么,现在工价降了,工人们天天加班挣的钱反而没以前多。 上海公司以前的经理和上海本地的工人都不干了,辞职的都是小慧的好姐妹,人家都不干了,她不能赖在公司。” 上海那个厂韩渝曾去过,当时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工资福利待遇是真好。这才过去几年,好好的一个服装厂居然变成这样。 再想到现在的服装厂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老板肯定要考虑成本,韩渝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只能问道:“那小慧现在做什么?” 韩向柠笑道:“做老板。” “做什么老板?” “干老本行,开服装厂。” “小慧开厂了!” “她是从车间干出来的,什么都懂。刘国华本来就是学外贸的,在国外有好多客户,在国内有好多同学在外贸公司,根本不用担心没订单。” “可开厂要花好多钱,她们有那么多钱吗?” “小鱼没跟你说?” “说什么。” “可能小鱼也不知道。” “究竟怎么回事?”韩渝急切地问。 韩向柠见他如此紧张,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嘀咕道:“别人开厂很难,她开厂很容易。她和刘国华这些年存了三十多万,柳小美的存款没她多,但柳小美是蒋斌的未婚妻,蒋斌家有的是钱!” “蒋经理出钱?” “航运公司效益不好,不等于蒋经理没钱,这就叫穷庙富方丈。” 韩向柠瞪了他一眼,接着道:“林小慧、柳小美有好多姐妹,玉珍就是其中之一。玉珍听说她俩开厂缺钱,她自个儿又是搞服装批发的,觉得服装生意好做,一下子投了六十万。” 韩渝惊诧问:“她们三个合伙开厂?” “不止她们三个,启东人本来就喜欢做生意,你们航运公司的老邻居又个个想上岸,蒋经理一动员,好多人入股。” “厂开起来了吗?” “正在跑地皮跑手续,应该快了。”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看来三个船上出生船上长大的女人聚在一起还能干出大事。 韩渝被震撼到了,愣了好一会儿才笑问道:“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入股,现在有了多少钱?” “有三十几个人入了股,股东都是你们航运公司的,连你哥都投了五万,听说已经筹了一百八十多万。” “一百八十多万,又要买地皮,又要盖厂房,又要买设备和原材料的,够吗?” 不得不服气,那三个死丫头是挺能折腾的。 韩向柠暗叹口气,带着几分敬佩地说:“这用不着你替她们担心,只要买下地皮,她们就能从银行贷到款。至于设备,不就是工业缝纫机么,启东这两年开了好几家针机厂,个个都想做她们的生意。 原材料说白了就是面料,香港老板当年为什么来启东投资建厂,就是见启东的纺织厂多,大大小小有上百家,只要不是特别高档的,在启东都能买到。她们只要把服装厂开起来,肯定能赊欠到面料。” 胆子够大的,敢集资办厂。 韩渝沉默了片刻,嘀咕道:“我哥怎么也投钱。” “你哥一样是航运公司出来的,再说他现在搞床上用品批发,玉珍帮他卖那么多货,是他的大客户。玉珍投了钱,他不能不投。” “小鱼嘴里藏不住事,玉珍投那么多钱他应该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