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7节 (第3/3页)
年去广东办案时,学姐曾打电话说过叶书记为了启东港项目,那么热的天跑到趸船上等长江航务局的领导,后来从白龙港一直追到南通市区。 谢书记其实也挺好的,至少为人不错。 师父当年总是顶撞他,甚至当着好多人面不给他面子,但他并没有为难师父,前前后后还批了不少钱给沿江派出所。 韩渝不想议论领导,而是笑问道:“李主席,张二小要投资建什么厂?” “咸鱼,不是我批评你,你不能光顾着工作不关心朋友。” “我不是不关心,主要是太忙。” “太忙是借口,你是根本没放在心上。” 李主席笑骂一句,解释道:“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粮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以前贩米,只要把稻谷收购上来,机成米就可以装袋运上海去销售。因为他们贩卖的是新米,还供不应求。” 韩渝真不懂这些,不解地问:“现在不行了?” “现在做粮油生意的人多,上海人的嘴也叼了,同样是新米,还讲究口感。” “口感?” “就蒸出来的大米饭香不香,好不好吃。” “这取决于水稻的品种,跟开不开厂有什么关系。” “看来你只知道吃,没买过米,也没怎么做过饭。” “以前经常做。” 隔行如隔山,小伙子不懂这些很正常。 李主席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想让大米饭好看又好吃,从原粮入库就要检验,要从源头上把控大米质量。然后要经过脱壳、碾米、色选、抛光、清洗、包装等一套工艺流程。所以他们要建厂房,要上粉碎机、碾米机、烘干机、包装机等加工设备。” 之前只知道想吃大米饭,只要把稻谷倒进碾米机脱壳,把米和糠分开,然后扬一下,就可以把扬过的大米用水淘洗干净,放进电饭锅加点水蒸,没想到现在竟变得如此讲究。 韩渝反应过来,追问道:“开个米厂要投资多少钱?” “五六百万。” “他们有这么多钱吗?” “他们几个贩了这么多年粮油,以前竞争又小,赚了不少钱,就算不够他们可以找银行贷款。” “那他们为什么非要把厂开在三河?” “三河交通方便,紧挨着陵大汽渡,米加工包装好,就能装上卡车从陵大汽渡过江运往上海销售。而且相比开发区,港区地价要便宜不少,一亩好像只要一万六。” “开发区多少钱一亩?” “这要看地段,好像是两万一亩起步。” 大哥和大嫂做生意,林小慧做生意,玉珍做生意,身边的人好像个个都在做生意,并且这生意是越做越大。 只要豁出去都能赚到大钱,钱那么好赚,难怪当干部在启东不是最好的选择。 韩渝正感慨万千,李主席突然问:“周局有没有找你谈话?” “找了,是我找他的,中午在局里谈了半个小时。” “对于分局领导班子的人选,局里有没有确定?” “确定了,周局打算让石所担任教导员,让我大师兄过去做副局长。” “让石胜勇和许明远过去,看来周局考虑的很全面。” 李主席满意的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咸鱼,这段时间有没有跟你师娘联系?” 韩渝意识到他想起了师父,连忙道:“我们经常联系,前几天刚打过电话。” “她在那边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她现在不去军人一条街的小饭店打工了,一心一意带孙子。” “她年纪不大,回头跟浩然说说,看部队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帮她找个老伴。” 师娘是应该找个伴,师父临终前也交代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