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5节 (第3/3页)
,要么不搞,搞就要对学员负责!” “何院长说得对,但我们认为光这样依然不够。” 张阿生从包里取出一份材料,笑道:“我建议拓宽业务范围,成立一家真正的船务管理公司。这是我和我太太草拟的方案,请各位领导过目。” 唐文涛接过一看,顿时愣住了。 韩渝从沈如兰手中接过材料,仔仔细细看了看,也被他们两口子的大手笔震撼到了。 他们不光想开培训班搞船员外派,也想开展国际、国内船舶管理,货运代理,船务技术咨询,劳动服务,船舶设备维修,船舶零件和物料供应等业务,也就是说想成立一家真正的船管公司。 比如有些老板想涉足航运业,有钱买船却不懂经营管理,完全可以委托船管公司管理。 这样的船管公司国外有很多,国内刚开始发展,上海和广东好像有几家,都是大型海运企业的管理层下海开办的。 韩渝抬头道:“张总,开办船管公司需要专业的船舶管理人才,尤其需要经验丰富的船务和机务!” “韩局,你服务过的海运局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船长和老轨。” “问题是有船东愿意把船交给船管公司托管吗?” 一直笑而不语的沈如兰说道:“实不相瞒,刚刚过去的这两个月我们去过十三个国家,拜访过很多船东。来启东前也去过香港,去过深圳和福建等地区,这一圈转下来发现,国内东南沿海有不少老板想从事航运,有请船管公司代为管理的需求。” 张阿生微笑着补充道:“他们有的是钱,买船对他们不难,注册什么的也很容易。挂方便旗,连吨税都能省不少。只是隔行如隔山,买船容易却不知道怎么管理。” 海运尤其远洋运输跟干别的不一样,必须请专业的人,不然搞不好会船毁人亡。 韩渝猛然想起他们两口子一个跑过船,并且是最早的一批外派船员。 一个在船代公司干过,英语好的连印度人说话她都能听懂,不知道给多少外国船东做过翻译。 第485章 方案调整 论混码头,张阿生和沈如兰绝对是前辈。 相比之下,唐文涛只能算小老弟。 投资有风险,他们两口子经历过大风大浪应该很清楚。韩渝正想着没必要提醒,手机突然响了。 “不好意思,我出去接个电话。” “去吧。” “谢谢。”韩渝微微一笑,起身走出会议室。 唐文涛没想到老同学请来的这对客商,居然想做那么大,正一条一条的讨论张阿生和沈如兰的方案,韩渝去而复返。 “张总,沈总,何院长,吴老师,单位有点事,我要先回去……” “忙去吧,别管我们。” …… 市局领导等会儿要去水上分局检查工作,点名要见自己。 韩渝顾不上招商引资,连忙驱车往水上分局赶。至于招商引资的提成,项目真要是能落地,到时候可以跟唐文涛对半分,毕竟具体工作是他做的。 匆匆赶到水上分局,已是下午五点半。 在赵红星带领走进二楼会议室,只见陈局正跟何局谈笑风生。 “陈局好,何局好,各位领导好!”韩渝定定心神,立正敬礼。 陈局抬头笑道:“咸鱼,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响弄出这么大动静,把我搞得很被动,搞得我上午都不知道怎么向市领导汇报。” “报告陈局,我没想过要弄出多大动静,只是考虑到工作需要,想办法多借了几条船。” “只是多借几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