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9节 (第3/3页)
笑道:“张局以前是检察官,据说在批捕科和公诉科干过,对我们的办案流程很了解,所以对办案程序和证据材料的要求也很高。 遇上这么个什么都懂的局长,法制、预审的日子一样不好过。法制、预审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这些办案民警的日子更难过。现在做个笔录、写个呈报审批的材料,都要反复斟酌,检查完再检查,连个错别字都不能有。” 对办案程序和证据材料要求高是好事,毕竟公安系统正在进行正规化建设。 韩渝正感慨这跟之前提升民警学历是相辅相成的,老丁追问道:“除了检查材料他就没干点别的?照理说新官上任应该烧三把火。” “烧了,加强队伍管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先组织我们学习十五大精神,让我们写学习心得。紧接着组织我们重新学习条例条令和相关法律法规,让我们自查自纠,反思自己有没有问题,所在的科所队存不存在问题。” “光忙着务虚了?” “也有实的,不打招呼突击检查看守所,检查出不少问题。孙所运气不好撞枪口上,他这个所长估计是干不成了。” 老章沉吟道:“张局是从检察院调过来的,检察院对看守所很了解。他只要想挑刺儿,肯定能检查出问题。” 老丁则追问道:“还有吗?” 许明远整理完牌,轻叹道:“再就是清退这几年没能转正的合同制民警,愿意做协警的留下,不过要换一个派出所或刑警队。不愿意做协警的结算工资走人,也不管人家在局里干了多少年,全部没有任何补偿。”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上级三令五申要求清退,这事是不能再拖,但也不能这么粗暴的解决,总得给人家条出路。毕竟人家在局里干了这么多年,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 “所以有两个当年从公社借调到局里却没能转正的老同志不服气,找人事局,找组织部,甚至去找市领导反映情况。” “魏大明和花成祥?” “就是他俩,说起来他俩挺倒霉的。当年是因为工作需要被借调到局里的,在局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可原来的公社早变成了乡镇,原来的区委更是早没了,有些乡镇甚至早撤并了。 还有些乡镇虽然没被撤并,但一直以为他是我们局里的干部,九三年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时也就没算上他们。我们局里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当年一样没考虑他们,结果搞得现在连干部都不是了。” 魏大明和花成祥这两个人,老章都认识。 听许明远这么一说,老章抬头道:“人家以前确实是干部,就算找不到档案可以去找到证明人。我们这些人都还在呢,李主席退休也没几年,当年的公社干部和区委干部一样大多健在,我们都可以帮魏大明、花成祥证明。” “老魏和老花找过李主席,甚至去找过郑大红,李主席和郑大红也都帮他们找过张局。张局说没档案没办法,只能按规定清退。” “这事周慧新知道吗?” “周局知道,可知道又能怎么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刚卸任不好过问。” “没魄力!没担当!” “丁叔,周局没生病前挺重视这事的,不止一次找过人事局。” “我不是说周慧新,我是说刚来的这个张益东。魏大明和花成祥的干部身份稀里糊涂没了,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他现在是局长啊。他不想方设法帮人家解决也就罢了,还要清退人家,甚至不给人家条出路,这不只是没魄力没担当,也是懒政!” 老丁顿了顿,又不快地说:“就算没法儿帮人家找回干部身份,帮人家解决个事业编制也行啊。他是市政府党组成员,是公安局长!这么点事我就不信他真解决不了,说到底还是怕事,怕麻烦,懒得管!” 韩渝虽然是启东公安局的民警,但对局里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事,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老章突然道:“咸鱼,看来老朱的外孙最好不要安排到开发区分局。摊上这么个局长,那孩子学的再快、表现再好也没用,在开发区分局当协警不会有前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