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节 (第2/3页)
边也没帘子。 整个作业区和帐篷里都拉上了电,灯火通明,宛若白昼。 帐篷里用钢管扣件搭了两个架子,一个架子上挂着一个看着像大订书机的小机器,另一个架子上挂了一个大号的机器,不但连着电线还连着气管,角落里竟有一台看着像汽修厂给轮胎充气的空气压缩机,正嘟嘟的响着。 “张连长,蒋参谋,灌装打包沙袋不难,我简单介绍下。” 董科长指指外面的土堆:“那边是灌装区,我们的自动化灌装设备暂时没运过来,确切地说还没制造好,现阶段只能靠人工把沙土往编织袋里灌。灌八十斤左右,你们就把沙袋拖到这儿来,用自动缝口机封口。 封好口之后拖到那边去,用铁皮带打包。具体怎么缝口、怎么打包,冬冬,也就是小张等会儿教你们,很简单的。打包好之后很重,靠人力搬不动,叉车师傅会过来把打包好的沙袋叉走……” 不用像下午那样一锹一锹的先挖,而是直接从土堆上取土。 一样不用想办法找东西扎口。 至于为什么打包,那就不知道了。 张连长和蒋参谋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所谓的灌装沙袋突击竟跟去厂里上班似的。 董科长话音刚落,冬冬就把他拉到一边:“董科,钢板来了,让一让。” 这孩子看着好小,他今年多大? 众人正暗暗好奇,就听见外面传来装载机引擎的轰鸣声。 回头一看,只见装载机送来两块长长的钢板,在安全员指挥下轻轻放到地上。 “蒋参谋,组织你们的部下搭把手,那边铺一块,这边也要铺一块,铺上钢板到时候就可以拖着沙袋走,不用扛或抬那么吃力。” “哦,好的。” “张连长,你们连是不是有一个南通的?” “有,小朋友,你想找老乡?” 冬冬既是启东人也是南通人,并且很快就能变成上海人,他禁不住笑道:“我只是好奇。” 张连长没想到预备役营居然用童工,回头喊道:“许晓明。” “到。” “进来。” “是!” 许晓明顾不上在外面看热闹,急忙扛着铁锹跑进帐篷。 张连长指指冬冬:“你老乡找你。” …… 与此同时,1号挖掘机缓缓开上大堤,在安全员的指挥下开始往河堤外侧打桩。 正在打的桩不是用桩木,而是用电线杆。 考虑到电线杆的数量有限,要省着点用,在上堤前就用斗子把十几米的电线杆敲断,机修组的人员再用切割机切断里面的细钢筋,把电线杆一分为二。 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用对讲机喊都听不见。 安全员等吊装人员系好绳子,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打手势。 路桥公司的老师傅缓缓抬起斗子,把用绳子系在斗子下的半截电线杆吊起,然后转向。 半截电线杆下段系有调整方向的绳子,另一个吊装人员拉着绳子,协助挖掘机调整电线杆的入水方向。 挖掘机师傅确认电线杆吊到了指定位置,轻轻往下降斗子,随即用斗子直接把电线杆往河堤下摁。 根本不需要敲或砸,就这么很轻松的直接摁下去了。 利用县里召集来的船在河上作业的人员,立即靠上去解开吊绳,安全员确认绳子解开了,继续吹哨,指挥挖掘机去吊第二根。 打桩就这么简单,前后不到五分钟! 这是第一根,能想象到接下来会更快。 徐副市长、郑书记和一个姓王的副县长既高兴又难受,他们正想着如果有这样的设备还用得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