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节 (第2/3页)
儿决口,涌进来的洪水会在一个小时内淹掉两个乡镇,县里刚下令要求两个乡镇的党员干部组织群众撤离。” 郝秋生低声问:“只会淹两个乡镇?” “这边有好多围垸,并且在荆江分洪工程区域范围内,只要附近乡镇的河堤和病险涵闸不出问题,就能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洪峰来时都没分洪,现在却要分洪,是不是太……” “韩书记,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两个乡镇,少说也有两三万人,而且早稻快成熟了,这个时候被淹,损失会有多大!” “县里首先要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 看着众人面面相觑的样子,徐工无奈地说:“席工和沈市长都在荆州防指,席工和沈市长刚给我打过电话,让我提醒你要确保全营官兵的安全。” 安公县的情况韩渝知道一些,很清楚县领导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下令组织群众撤离。 全县已经有好几个民垸被淹了,上万人流离失所,不能再遭受这么大损失! 韩渝回头看着大堤内侧,沉吟道:“县领导的决定是正确的,当务之急是要确保群众的安全。但我们不能坐等潜水员过来找漏,更不能坐等市防指和县里筹集抢险物资。” 郝秋生问道:“那怎么办?” “找漏堵漏不靠谱,就算能在十二个小时内找到并成功堵上,谁敢保证不会再漏。” 韩渝蹲下身一边在地上画着,一边接着道:“县里在做两手打算,我们一样可以做两手打算。有十二个小时,只要险段在十二个小时内不坍塌决口,我们就可以跟修筑瓮城似的,在管涌渗水点这边修筑一道围堰。” 郝秋生反应过来:“修一道弧形的干堤!” 孙有义飞快地盘算了下,说道:“总长至少要六十米,地面高程不能低于十五米,堤顶宽不能小于四米,并且不是垒上就行,要尽可能压实,不然顶不住决口之后的洪水冲击,这个工程量有点大,十二个小时不一定来得及。” “所以说我们要做两手打算。” 韩渝转身指指取土点:“县里不是在想办法筹集编织袋吗,我们双管齐下,一边取土修堤,一边抓紧时间灌装打包沙袋笼,高程不够沙袋来凑,我就不相信挡不住洪水!” 这绝对是一个解决办法,并且是一个非常稳妥的解决办法,比找漏堵漏不知道稳妥多少倍。 徐工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但想想还是摇摇头:“韩书记,这么抢护太危险。如果这么抢护人员和装备全要在堤下施工,大堤如果突然溃决,人员和装备都会被洪水冲走!” “那就做四手准备。” “什么四手准备?” “江里的漏点暂时不管它,等市防指的石料运到,就先往被洪水淘空的堤脚里填,尽可能确保堤身不塌。同时安排专人密切监视大堤的情况,只要大堤有溃决迹象,我们就组织人员和装备往高处撤离。” 韩渝想想又抬头问:“郝总,你认为可不可行?” 郝秋生权衡了一番,毅然道:“两头并进,两个土方施工班组从两边同时施工,但在施工前要先修好通往高处的便道,以便大堤出现溃决迹象时能够及时撤离。” “我们带了两条冲锋舟,冲锋舟要赶紧充气运到堤内。大堤真要是溃决,三连的兄弟就可以对堤下人员及时展开搜救。” “所有人都要穿救生衣。” “001要开过来,大堤真要是出现溃决迹象,可以用001上的高音喇叭通知人员和装备及时撤离。” “1号挖掘机要把主臂换上,用加长臂挖土太慢。” “行,就这么干!” 见大家伙都没意见,都愿意赌一把。 韩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