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6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3节 (第1/3页)

    等闫工分派好最新的使用频率,安排人把对讲机送了过来,韩渝就顺手递给了安公县水利局的严工。

    “韩营长,这是做什么?”老工程师下意识问。

    “严工,为确保施工安全,也为了给正在撤离的群众预警,我们要成立水利技术组。我兼组长,请你和席工、姚工担任副组长。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密切监视管涌及大堤的险情变化,每隔二十分钟进行一次会商,要跟气象局预测天气变化那样给这两个险情把脉!”

    “韩营长,管涌发展太快,堤脚又被淘空了,前面的大堤说塌就塌。这跟天气预测不一样,这更像地震局预测地震,谁也说不准啊。”

    “总会有蛛丝马迹的,只要我们密切监视,一定能在坍塌前发现端倪。”

    韩渝顾不上解释,把对讲机调到闫工刚分派的通话频率,喊道:“徐工、姚工,收到请回答。”

    “收到收到,韩书记请讲。”

    “徐工,姚工,考虑到管涌险情发展太快,我决定成立水利技术组,你们二位都是水利专家,你们是当然成员。现在顾不上研究别的,我直接给你们下命令。”

    “你说。”

    “天快亮了,天亮了能办很多事。徐工,我这就通知教导员,召集原防汛技术组的土专家过来接受你的指挥。请你组织他们监视险堤,密切注意堤顶、堤身、堤脚哪怕一丝细微的变化。”

    “行。”

    “姚工,工程资料回头再做,请你立即打开电脑,利用001上的水下测绘系统,监视险段水域河床地势尤其险堤水下部分的细微变化。考虑到扫描显示太快,靠记忆很难把现在的测绘结果与五分钟前的进行比对,干脆用打印机每隔五分钟打印记录一份。”

    “韩书记,你是说通过观察观测对险堤和管涌进行预测预警?”

    “嗯,我知道预测结果不会很精确,但总比心里没有数好。”

    “明白了。”

    “等等。”韩渝想了想,接着道:“水位降了点,临水侧的堤坡已露出一米多,也要组织人上船在江上监视临水侧堤坡。徐工,姚工要负责水下部分,江上的监视也由你负责,我这就安排人员和船只,再就是我们要每隔二十分钟与负责管涌的严工进行一次险情会商。”

    靠观察监测对险情发展进行分析,虽然不是很靠谱,但要是能及时观测到大的变化,就能给正在施工和正在撤离的群众进行预警,哪怕在险堤坍塌决口前五分钟预警也能救很多人的命。

    徐工觉得非常有必要,急忙道:“好,就这么办!”

    随着韩渝一声令下,打散安排到几个分队的前防汛技术组土专家和水上搜救连的十二个队员迅速到位。

    险段一共二十六米,为确保万无一失,徐工把监视范围往两侧各延伸了十米。在后勤保障人员的帮助下,在监视范围内每隔五米横向插上一排红旗,并用白漆在红旗上标号。

    这么一来在岸上和拖轮上的“观察员”只要盯住各自负责的五米堤段,不会看花眼。

    面对如此严重的险情,严工刚才近乎绝望。

    见启东来的援军这么专业,装备这么精良,甚至拥有能够探测河床和水面以下大堤的先进设备,顿时重燃起信心,赶紧安排抢护管涌险情的党员干部和基干民兵去搬沙袋。

    围井已经围不住涌出来的水。

    前面是大堤,后面是正在紧张施工的“新堤”,涌出来的水不排出去不行。

    韩渝当即命令小鱼赶紧把2号挖掘机开过来挖一个储水井,随即命令3号装载机去把水泵运过来,命令电力保障和机械人员拉电接水管,把源源不断往外涌的水往江里排。

    ……

    与此同时,正紧急往杨柳村险段赶的132团2营的先头部队被堵在了路上。

    一路过来,沿线各村的大喇叭震天响,全在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