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8节 (第2/2页)
如果我们能在四十五分钟内找到漏点就能想办法堵住,也就能控制住管涌,正在堤内抢险的空降兵和预备役部队兄弟就能多一分安全保障。” 正跟瞎子似的在江底摸查的潜水员通过耳机听得清清楚楚,连忙道:“明白,我们加快摸查速度。” 正常情况下,启东预备役营是三四十个人干,一百多人看。 现在情况万分紧急,后勤保障人员和轮班休息的官兵几乎全在灌装或运送沙袋,连梁晓军两口子都在取土点灌装沙袋。 沈副市长之前还担心首长会看到好多人在休息,跟着首长上岸走过来一看,都快悬到嗓子眼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随行的大军区首长和周副省长原打算让工作人员上前去找个扬声器,告诉正在堤上堤下和水上抢险的近千军民副总理来看大家了,想以此鼓舞鼓舞参战军民的士气。 副总理看到此情此景,立马拦住了。 “健康同志,官兵们和群众正在跟险情抢时间,我们不能影响他们抢险。” “那就让军地主要负责人来汇报下情况?” “行,只通知两个人。” …… 韩渝忙得晕头转向,跟大多人一样没注意到有一群人沿着干堤过来了。 接到葛局的通知大吃一惊,跟郝总和徐工等人交代了一番,火急火燎赶到指挥部帐篷。 黄县长正在向首长汇报群众撤离和周边几个乡镇堤坝的加高加固情况。 这里在争分夺秒的抢险,周边几个乡镇也在为这边的干堤一旦决口做准备。 因为安公县有一大半乡镇属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区域,但从1954年到现在没再分过洪,那些堤坝和涵闸能不能扛得住谁也不敢保证。 韩渝不敢打扰,干脆退出帐篷继续指挥抢险。 “严工严工,水位涨了多少?” “这会儿比刚才涨的快,已经涨到了四十二厘米。” “密切监视,如果涌进来的速度比这会儿更快,立即报告。” “好的。” “姚工姚工,我韩渝,报告险堤情况?” “这二十分钟整体沉降了六公分,不是沉降,而是坍塌!3号段的堤顶、4号段的堤腰、6号段的堤脚出现了十六条裂缝,最粗的裂缝能伸进一根手指。韩书记,要不要组织力量灌浆?” “下面是空的,现在灌浆既来不及也没用。” “那怎么办?” “组织土专家撤离,你继续测量,有新情况及时报告。” “是!” 船在江上作业,那么多工程机械在岸上施工。 噪声很大,喊声也必须大。 副总理在帐篷里听的清清楚楚,让黄县长等会儿再汇报,示意沈副市长把韩渝叫进来。 “首长好,启东预备役营正在执行抢险任务,请指示!” 韩渝刚进来过一次,包括副总理在内的所有领导,都以为他只是启东预备役营的一个普通预任军官,毕竟他看上去很年轻。 如果只是普通部队的营长,不管现役的还是预备役部队的都很年轻。 但启东预备役营不是普通的预备役营,正在堤上堤下抢险的机械化装备和正在星夜往这儿赶的水上装备加起来价值近亿。 可能比野战部队一个师的装备都值钱,谁敢相信启东市委市政府敢把这么一个营交给一个小伙子…… 副总理愣了愣,问道:“韩渝同志,你是现场总指挥,你最了解情况。请给我们交个实底,这里的险情能不能抢护下来?” 副总理居然亲自来了,并且看上去跟电视里一样温文尔雅。 换作平时,韩渝真会紧张。 可现在不是平时,都已经忙到没时间向首长汇报工作,又怎么会在乎副总理是多大的领导。 见包括副总理在内的所有人都紧盯着自己,韩渝沉默了片刻,说道:“报告首长,如果有足够的抢险物资,并且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到位,我们有五成把握抢护住!” “需要什么物资?” “再给我们一万条编织袋,桩木、石料,有多少要多少。” 副总理回头问:“健康同志,这些物资一个半小时内能不能到位?” 周副省长咬咬牙,斩钉截铁地说:“能!” “赶紧安排。” “是!” 周副省长掏出手机走出帐篷,陈书记和黄县长等地方领导连忙跟了出去。 用钢管和钢板搭的桌子上有一大叠资料。 副总理一边翻看着一边问:“韩渝同志,我知道你很忙,但我心里不能没底,请你抽出五分钟时间,简单汇报下接下来的抢险方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