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6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6节 (第2/3页)

秦副市长肯定也不会高兴。

    韩渝正想着回去之后只能让沈副市长背这个锅,彭团长突然话锋一转:“葛局,再就是涉及你们营的宣传,上级已经明确了,来的路上鲁副军长还跟我强调过。”

    “明确什么?”

    “宣传没问题,但只能宣传官兵的感人事迹,不能宣传装备,也不能宣传具体是怎么抢险的。”

    “我不太明白。”

    “葛局,小韩,你们想想长江全线有多少干部群众在抗洪,又有多少部队在抢险?”

    彭团长反问了一句,接着道:“况且现在发洪水的不只是长江流域,南边,北边,到处在发洪水!如果宣传你们有什么样的装备,你们是怎么抗洪的,人家会怎么想?”

    葛局愣了愣,猛然反应过来:“干部群众和参战官兵肯定会想,既然能用机械化设备解决问题,为什么让我们用人力去抢险,甚至要奋不顾身去抢险。”

    “可像你们这样的队伍,全国又有几支?别的不说,就外面那两台大型挖掘机,我们部队驻地所在的地级市一台都没有。正在外面运土方的那两辆大自卸车,不怕你们笑话,我特么见都没见过!”

    “明白了,说到底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还是要努力,我们还是太穷了。”

    “你们不穷,是我们穷。”

    “其实我们启东也好不了多少,比如挖掘机,事实上我们只有一台,另一台是海关查获的走私货,是韩渝跟海关借来的。”

    第636章 人才济济!

    人多帐篷少,132团的战士们只能枕着沙袋露天睡。

    蚊虫多,地上凉,如果下雨,都会变成落汤鸡,不只是休息不好,也很容易生病。

    好在跟指挥部要桩木,指挥部实在不知道去哪儿找,竟让林业局通过长航后勤保障组送来了六船楠竹。

    竹子打不了桩,但既能用来搭脚手架,也能用来搭帐篷,韩渝照单全收。

    见转运抢险物资来的大小船只上都有盖货舱的帆布,干脆让邱学良给人家打了几张收条,把那些帆布全征用了!至于帆布值多少钱,让人家连同运费一起去找黄老板算账。

    有了帆布就好办了。

    让戴参谋和吴连长组织官兵们把竹子运上大堤,用铅丝(铁丝)先搭架子,现场裁剪帆布盖上去,再用铁丝进行固定。

    人多力量大。

    不到两个小时,就搭建了六个大帐篷!

    没跟“大部队”撤离的附近村民,见解放军豁出去帮他们守家园,自发地连夜回去运来好多稻草,有些村民甚至把自个儿家的凉席和蚊帐都送来了。

    人民子弟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纪律很重要。

    稻草不值几个钱,并且现在确实需要,但凉席和蚊帐绝不能收,戴参谋代表应急抢险突击队婉拒村民们的好意,顺便提醒他们未经县委县政府允许不能再下堤回家了。

    有干燥的稻草垫着,有帐篷遮风挡露水,战士们睡的很香。

    一觉醒来,天色已大亮。

    走出大帐篷一看,与围堰结合部的四十多米干堤,比夜里睡觉时宽了四五米!

    “驻港部队”的大挖机依然在堤下挖土,那两辆怪模怪样的大自卸车正往溃口两侧的干堤上运土,三台大铲车和那台推土机正在加高加宽的溃口两侧干堤上忙碌。

    回头看“登陆点”,赫然发现登陆点也加高加固了。

    从“登陆点”通往堤下的施工便道一看就知道夜里重修过,坡度比之前更缓,坡底下竟停了三台压路机,其中两台压路机的大碾子看着有一人高。

    “登陆点”两侧的大堤,依然是堆放抢险物资的区域,“驻港部队”的两个军官正捧着文件夹在堆场清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