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7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3节 (第2/2页)

不是小“趵突泉”,而是一个大窟窿,正在疯狂往堤内涌水。

    老职工奋不顾身跳进去探摸,发现底下竟有一个直径0.8米的大漏洞!

    他赶紧爬上来让附近的市民去报告,等武汉市防办接到汇报时,那一段大堤的堤身突然下挫,情况万分危急,一旦溃决,将危及武汉市的安全。

    防汛指挥部门当即组织1700多名部队官兵和干部群众全力抢险,用44床棉被包着沙袋堵住了漏点,并紧急修筑了一道挡水围堰,控制住了险情,保住了武汉市。

    据说武汉市长亲自找到那位退休职工,给那位老同志记功,亲手把两万元奖金交给那位老同志。

    人家救了武汉,别说奖励两万,就是奖励二十万都是应该的。

    总之,武汉那边现在比荆江这边更需要石料。

    眼前的险情不是靠官兵们奋不顾身就可以抢护下来的,孟军长从未像现在这般觉得有劲儿没处使,回头道:“咸鱼,你是应急抢险队长,你参加过很多次抗洪,你经验最丰富,赶紧想个办法!”

    老王同志现在也牛大了。

    天天跟着钟副市长检查或指挥抢险,不只是见着了将军,还能跟将军谈笑风生。

    等沈副市长回来之后,他甚至要请沈副市长代表启东市委市政府来慰问将军麾下的部队。

    也正因为老王同志的介绍,将军现在也是一口一个“咸鱼”。

    “一点六公里,太长了!”

    “这不是废话么,不长也不会叫险情,更不会大晚上把你请过来。”

    “首长,你让我再想想。”

    “快点想。”

    在重大险情面前,上下级关系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钟副市长紧锁着眉头问:“能不能多沉几条船,把船沉下去护坡?”

    首长眼前一亮,敲着指挥台道:“咸鱼,我看钟市长这个办法可行。你们有那么多驳船,驳船都挺长的,一条连着一条,不够再想办法再找十几二十条,一起砸个洞沉下去!”

    第676章 谁是李鬼谁是李逵

    “代价太大,而且起不到太大的防护作用。”

    “怎么起不到?”

    “首长,水底下的地势您都看到了,坑坑洼洼,有高有低,再加上船的形状也不是很规律。且不说不一定能找到那么多船,就算能找到就这么沉下去,不但起不到太大的防护作用,反而会人为的改变洪水流向,会导致大堤更危险。”

    见首长和钟副市长若有所思,韩渝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示意图,边画边解释道:“船沉下去,船头下面的窟窿怎么堵?船与船之间的结合部怎么处理?

    这些都会改变洪水流向,大堤会从之前的整体受力,变成多处多点受力,会被改变流向之后的洪水冲刷淘空出一个个大窟窿!”

    首长紧锁着眉头问:“这么说沉船没用?”

    “如果发生溃口,并且溃口不是很长,或许可以沉条船尽可能挡住洪水的冲击,为封堵溃口创造有利条件,但想用沉船的方式堵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韩渝话音刚落,徐工就抬头补充道:“这里的水位太高,船身的高度又有限,就算有那么多船可以砸沉也解决不了问题。”

    首长急了,问道:“那你们说怎么弄!”

    “我……我也不知道。”

    “咸鱼,你呢。”

    “徐工,有没有这一带的水域图?”

    “有。”

    “拿给我看看。”

    “行。”

    徐工翻找出一张水域图,韩渝接过仔仔细细看了好一会儿,放下图道:“徐工,麻烦你标注上险段的位置,要尽可能精确。”

    “没问题。”

    徐工翻出刚才勘测打印的图纸,想想又取出尺子,先量再计算,计算完又量,反复计算了好几次,确认无误才拿起笔在水域图上进行标注。

    韩渝看着标注好的图纸,沉默了片刻,接过笔在标注位置上方横着画一条线。

    徐工猛然反应过来,惊问道:“在险段上游抢筑一道防波堤?”

    “一道可能不够。”韩渝想了想,又在图上画了三道横线:“每隔四百米修筑一道,只要有几道防波堤,就能减少洪水对大堤的冲击。”

    “要往江里修筑多少米?”

    “这方面你是专家,你计算,我负责施工。”

    “修筑几道防波堤是能保护大堤,但这么一来会影响行洪。”

    “斜着修呢?”

    “斜着……斜着修可行,但斜着一样会改变洪水流向。”

    韩渝拿起笔又画了一条线,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可以在抢修防波堤的同时,紧急加固对岸的大堤。”

    徐工点点头:“这样比较保险,对岸的大堤必须加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