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2节 (第2/3页)
?” 沈副总队长指指高频电台:“我们天天在长江口,天天能听到海轮上的海员在电台里吹牛骂街,有好几条要进长江的海轮听说到了你们那儿要排队接受检查,宁可在海上漂航也不想急着进入长江。” 正在进行的水上打私行动,对江海货运是造成了一定影响。 那些海轮担心航行到南通水域要接受检查,长江航道又比较窄,不像在海里可以漂航,或者可以在浅水处抛锚,担心进去之后没锚地,到时候进退两难,不想急着进入长江可以理解。 再想到王炎和东启公安局、东启烟草专卖局的人已经蹲守了好几天,韩渝急忙掏出手机,确认这片水域有信号,微笑着说:“沈叔,你在船上呆了好多天,一定很累。没必要陪我熬夜,赶紧去休息吧,我在驾驶台等消息。” “你又不是没参加过这样的大行动,应该知道参加大行动没日没夜,我的生物钟完全乱了,现在可以说是不分日夜,困了就睡,有事就起来。这会儿不困,再说我们很久没见了,当然要借这个机会好好聊聊。” “行。” …… 就在韩渝跟沈副总队长在渔政船上闲聊的时候,王炎和东启公安局刑警大队、东启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的十二个执法人员,已在永昌水产码头后面的旧厂房里蹲守了六个多小时。 王炎爬在梯子上目光灼灼,密切关注着周边动向。 水上打私行动刚进行了一个星期,但岸上的打私行动了已进行了一个多月。而查走私烟又是岸上打私行动的重点之一,在行动中掌握了多条关于香烟走私的线索。 情报显示,一个走私团伙即将在这儿走私进口香烟。 刚刚过去的一周,安排协警和烟草稽查大队的人员二十四小时不动声色在附近观察,之前没任何动静。 直到今天下午,确切地说应该是昨天下午终于有了发现。 一个大仓口音的中年男子,驾驶一辆上海牌照的轿车,下午四点半左右来这儿,跟码头负责人关上门谈了半个小时,然后站在码头边看了一会儿,回车上打了一通电话。 傍晚六点二十分,来了一辆东启这边极为少见的大型集卡。 随着大门嘎吱一声打开,大型集卡慢慢开进码头。 水厂码头里有冷库,如果是来运输冷冻海产的,冷库应该开门,码头负责人应该让装卸工来上班,可直到这儿冷库也没开门,大平板车上的集装箱一样没打开,更没有往集装箱里装货。 他们肯定是在等船。 等出海捕捞的渔船回来收购鱼获在东启很正常,但东启的吕泗渔港不在这边! 从地图上看,东启像个半岛。 南面是长江北支航道,东边是黄海,北面是与启东三灶港交界的海湾,吕泗港在海湾那边。 渔船在海上捕捞到鱼,一般会在海上直接卖给收购海产的船,收购海产的船再把海鲜运到吕泗港那边,该批发的批发,该入库的入库。 眼前的永昌水厂码头早就不收购本地渔民捕捞的海鲜了,主要装卸近海养殖所需的饲料和一些冷冻的海产。 总之,一辆只有在南通港那样的大码头才能见着的大型集卡出现在这儿极为可疑,并且从之前收集到的线索上看,码头负责人很可能在从事走私。 王炎正想着咸鱼到了哪儿,远处突然传来咚咚咚的引擎声。 紧接着,一条看着像渔船的黑影出现在江面上,航行速度很快,转眼间就开到了距码头不远处的水面。 夜深人静,江上航行的船不多,并且这里距大海不远,江船一般不敢去海上,白天航经的船都很少,在墙角下蹲守的缉私队员们听得清清楚楚,下意识抬头看向王炎。 王炎感觉到了,摆摆手,示意大家伙不要轻举妄动。 这时候,那条依稀可见的渔船并没减速,也没有靠向码头,而是继续往上游航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