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4节 (第2/2页)
” “葛叔是专家,专家住有什么问题?说到底就是不能用来开宾馆、开饭店。” “这我就踏实了,昨晚没怎么睡,我要赶紧回去补个觉。” “我也有点困,一起走吧。” 正说着,徐浩然把车开过来了,兄弟三人就这么驱车返回市区。 没曾想刚到气象局家属区门口,韦支竟打来电话。 “咸鱼,我一直忙到这会儿才松下口气,夜里的事我都没顾上感谢你。” “韦叔,你感谢我,你这不是在打我们的脸吗?” “你们三兄弟帮了我们大忙,我当然要感谢,春节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你们初几有时间,好久没聚了,过年时聚聚。” “韦叔,我们现在都在市区工作,有的是聚的机会,要不等过完年吧。” “也行,过年个个都忙。” 韩渝好奇地问:“韦叔,早上听周局说还有一个漏网之鱼,有没有逮着?” 韦支轻叹口气,无奈地说:“没逮着,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好在主犯都抓捕归案了,跑掉的是个从犯。” “不搜捕了?” “夜里出动了那么多警力,同志们很累很困,搜捕工作只能告一段落。至于跑掉的小混蛋,他跑掉了和尚跑不了庙。我们掌握了他的基本情况,已经安排抓捕组去他老家了。就算他不回老家我们也可以发布通缉令,他落网是早晚的事!” 别人都在忙着准备过年,追逃民警要远赴福建。 韩渝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至少能过个安生年。 …… 与此同时,长航分局南通派出所民警老杨正在盘问江申号客轮乘警队移交过来的一个二十来岁男子。 “你在武汉是怎么上的船?” “我有一个同学在码头上班。” “你那个同学叫什么名字?” “张晓俊。” “他送你上船的?” “他没送我上船,我是混上船的。” 乘坐客轮逃票的人老杨见多了,但像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看上去很斯文的真是头一次见。 老杨点上烟,追问道:“既然在武汉客运码头有同学,为什么不跟同学借钱买票?” “我……我不好意思开口借。”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这三天三夜你是怎么熬过来的,你在船上吃什么喝什么?” “没吃。” “三天没吃饭!” 年轻人低下头,用蚊子般地声音说:“嗯。” 老杨愣了愣,又问道:“来南通做什么?” “找同学。” “找同学做什么?” “找工作。” “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南通航运学校。” 南通航运学院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混成这样! 老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将信将疑地问:“你是哪一届的,学的什么专业?” 年轻人低声道:“85届的,学的轮机专业。” 咸鱼好像就是85届的,他是咸鱼的同班同学,有没有搞错! 老杨紧盯着他问:“你来南通找哪个同学,那个同学叫什么名字?” “唐文涛。” “你知道唐文涛在哪儿吗?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 “他……他好像在启东开发区工作,我没他的联系方式。” 唐文涛以前是跑码头的船代,后来调到启东开发区管委会,老杨认识唐文涛,不禁笑问道:“你在南通还有哪些同学?”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嘀咕道:“还有一个。” “他叫什么名字?” “他叫韩渝,他好像分在南通,具体分到哪个单位我不知道。” 他真是认识咸鱼,真是咸鱼的同学…… 老杨乐了,让同事先盯着他,起身走进隔壁办公室给韩渝打电话。 韩渝刚躺下,爬起来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回拨,呵欠连天地问:“杨叔,他叫什么名字?” “他说他叫徐晨晖,可又没带身份证,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说是饿了三天三夜。” “徐晨晖!” 韩渝突然不困了,紧握着电话一脸惊愕。 老杨不明所以,接着道:“我检查了下他的包,包里只有几件换洗衣裳和一堆练气功的书。差点忘了,他说是来找唐文涛的。咸鱼,你认不认识他,他是不是你的同班同学?” “认识,他是我同学,但他没毕业就退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