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5节 (第2/2页)
见到杨勇,但不止一次听郭维涛和小龚说过,忍不住问:“杨队,你跟韩书记是老战友?” “我跟你们韩书记认识十一年了。” “十一年,那会儿韩书记多大?” “十六,他参加工作早。” 杨勇不想聊过去的事,掏出香烟递上一根,好奇地问:“小杨,你们的大部队到了,一共来了多少人?” “四十二个。” “就你们班在韩书记这儿,其他人都在海关?” “嗯,他们主要负责去监管场所执勤和协助查验。” “他们比你们舒服,至少不用熬夜蹲守。” “站岗放哨没意思,说是要协助查验,可他们刚来什么都不懂,要先学习业务,要背好多条税则。” “背什么税则?” “就是什么货物要交多少税的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品种那么多,相关税则估计有上千条,我宁可来江上蹲守,也不想背那么多税则。” 杨勇很想说你们这些武警只能在海关干一年,学那么多有什么用,回去之后又用不上,但考虑到不能打击人家的工作积极性,干脆换了个话题:“韩书记也真是的,小许他们刚到就让参加行动,都不安排人带你们去市区转转。” 杨盛奎不禁笑道:“韩书记安排了,他说等参加完水上严打就带我们去市区转转,海关那边也会组织旅游。” “去哪儿旅游?” “组织在市区执勤的战友来琅山旅游。” “这算什么旅游,你们营区就在琅山,用不着海关组织,你到时候可以给你们的战友当导游。” “想想是挺好笑的。” “你们部队驻地在北河省,你们好不容易有机会来南通执勤,南通离上海又这么近。到时候跟韩书记说说,让韩书记带你们去上海玩几天。去上海玩才是旅游,在南通转转算什么旅游,而且南通也没什么景点。” 是啊,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如果有机会是要去上海见识见识。 杨盛奎很想去看看中国最大的城市,可他只是一个班长,带队的领导不发话,他哪里敢跟韩书记提。 他正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老夏突然道:“杨队,有条船动了。” “动了?” “刚起锚,看航向是想靠码头。” 附近有两个手续不全的小码头,由有航道和泊位不够深,只能靠泊一千吨以下的内河货船,主要装卸粮食、饲料和黄砂、石子等建材。 小码头不像大码头那么忙,转身看去都没灯光,可见今天夜里并不加班。 那条船大半夜靠过去做什么,就算想装卸货物为什么不安排在白天装卸? 杨勇觉得很奇怪,爬起来接过带夜视功能的望远镜,调整焦距仔仔细细观察起来。 “原来是条油船,这条船我见过。” “油船!” 前海军启东艇雷达兵、现水上缉私科职工黄俊猛然惊醒。 杨勇回头笑道:“兄弟,别紧张,此油船非彼油船,它运的不是柴油,也不是汽油,更不是重油,而是色拉油、菜籽油和豆油。” 黄俊揉揉眼睛,下意识问:“吃的油?” “它就是专门运食用油的。” 杨勇再次举起分局斥巨资装备的夜视望远镜,一边继续观察一边笑道:“岸上有两个大型榨油厂,有好几条湖北籍的油船专门帮榨油厂运油,正在靠码头的就是其中一条。 我们启东预备役营的张总也做粮油生意,不过是从思岗进的油,从思岗运过来包装下再运到上海销售,张总好像也找这条船去思岗运过油。” 黄俊不认识什么张总,只知道正在执行的任务,低声问:“杨队,那是一条内河船?” “嗯。” “这么说跟我们没关系。” “但很可能跟我们水上分局有关系。” 黄俊愣住了。 老夏愣了愣,禁不住问:“杨队,这条船有问题?” 杨勇放下夜视望远镜,分析道:“两个榨油厂是在附近,但榨油厂都有自个儿的小码头,甚至架设了输油管道,不会让油船在江上装卸食用油,而且岸上的两个码头也不是装卸食用油的码头。” 岸上的两个大型榨油厂虽然离这儿很近但不在江边,人家的自有码头跟龙港米业的码头一样在船闸里面,油船要先过船闸才能开过去靠码头装油。 老夏猛然反应过来,紧锁着眉头说:“油船的油仓跟一般货船的货仓不一样,油船的油仓只能装油,装不了别的货物,那条船大半夜靠码头做什么?” “有问题,有猫腻!” “杨队,什么问题?” “你先开船靠岸,我要打个电话。” “是!” …… 黄俊顾不上再打瞌睡了,杨盛奎也赶紧走到后面扔掉烟头,打起精神准备协助水上公安行动。 就在老夏发动引擎把南通公安002缓缓开向岸边时,杨勇拨通了张二小的手机。 “兄弟,这么晚了,你不睡觉我还要睡觉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