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6节 (第2/3页)
征用了一间办公室作为专案组指挥部,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图,眉飞色舞地汇报起案情。 “这是一个在承运食用油的途中,利用偷偷抽油、到岸卸油时提前关阀等伎俩,把部分食用油占为己有的盗窃、收购、运输、销赃一条龙的作案团伙!” “主犯尹水根,今年55岁,湖北省武汉市人,在我们南通行船多年,拥有一条1000吨的油船和一条500吨的油船。今天夜里12点11分,他和他侄子尹国柱把油船开到常兴码头,将监守自盗的食用油……” 本是协助咸鱼打击水上走私的,结果发现一起监守自盗案。 赵红星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激动地说:“就在他的两条船卸完油,正准备抓现行的杨勇发现油罐车并没有走,于是继续蹲守。没想到又有四条运油船相继靠上码头,卸完油之后相继航行到滨启河船闸外等候过闸。 我和老贾、杨勇研究了下,一直等到凌晨四点半才组织力量收网,并就地组织审讯。据尹水根等落网的嫌疑人交代,他们从1996年11月底开始,分别与多条承运食用油船舶的船员合谋,盗卖承运的毛葵油、毛豆油、色拉油等食用油牟利,涉案价值高达100多万元!” 小鱼的老师、长航分局的刘副局长也来了。 刘局好奇地问:“赵局,你刚才不是说运油有损耗吗?” “我刚才是说过,他们的运输合同上是有损耗条款,并且所谓的损耗在合同约定范围之内,直到半个小时前,他们还振振有词,声称没有偷油,不是盗卖。” 赵红星笑了笑,接着道:“我打电话问过法制,法制说他们的行为看似损耗,实则故意截留盗卖,涉嫌盗窃。” 百分之百是盗窃! 合同上的损耗条款是约定千分之二,但并没有损耗那么多,所谓的损耗都是他们截留的。 韩渝认为定性没任何问题,笑问道:“赵局,他们截留下来的油卖给了谁?” “这就是我要向各位领导汇报的第二个主犯,确切地说是收赃团伙的主犯。人就关在楼下,正在审讯。他姓王,叫王有华,今年四十三岁,南通人。” 赵红星举起收赃销赃团伙主犯的驾驶证,如数家珍地说:“他曾是南通丰华食用油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科的员工,由于工作关系与尹水根等承运我们南通几家粮油企业的运油船船员交往密切。 1996年11月初,他发现运油的损耗比较大,前去责问尹水根,尹水根给他塞了两千元钱,从那之后两个狼狈为jian,一个监守自盗,一个收赃销赃,他多次雇油罐车将油运到台东、章家港和杨州等地,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给当地粮油店。 他们的作案手法老练,交易时间多在夜晚。他们每次装货时都先计算每船油品的最大损耗量,到卸货时他们提前将阀门关掉,截留的油品达到一定量后,便联系王有华进行销赃。” 监守自盗柴油的情况屡见不鲜。 怎么监督船员,确保燃油不会被盗卖,几乎成了各船公司最头疼的事。以至于航运类的期刊上,经常能看到怎么防止自己的员工盗卖油料的文章。 韩渝没想到居然有船员监守自盗其承运的食用油,甚至连张二小都是受害者,下意识问:“赵局,嫌疑人都落网了吗?” “没有。” 赵红星放下王有华的身份证,接着道:“尹水根不只是自个儿监守自盗,也是组织其他运油船监守自盗,同时也是联系王有华销赃的中间人。据尹水根一个小时前交代,只要是长期承运我们南通几家粮油企业食用油船舶的船员,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参与了。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涉嫌截留承运食用油的船舶多达26条,涉嫌监守自盗的船员多达58人。光凭尹水根和王有华等人口供,不足以把其他涉案人员绳之以法,也就是说接下来不但要组织力量抓捕,而且要组织力量调查取证。” 这是真正的大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