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0节 (第2/3页)
只是眼前的这十几根。 十个艇员顶着风浪和烈日在海上干了四个多小时,午饭都顾不上吃,终于把漂浮在方圆两公里海面上的六十几根又粗又长的木头拖到一起,用钢丝和缆绳绑扎成了两个约八米宽、十五米长的大木排。 823艇拖一个,825艇拖一个,继续按计划航行。 艇上的淡水很宝贵,郭维涛不敢洗澡,只能用毛巾沾水擦了擦,坐在宽敞且有空调和全频道电视接收系统,甚至有镭射音响设备的休息室里,一边吃饭一边笑问道:“韩书记,这些木头拖回去能卖不少钱吧?” 韩渝从轮机部找来一根钢筋,一边干着活儿,一边不假思索地说:“是能卖不少钱,但不划算。” “不划算?” “你想想,为了这些木头我们出动了多少人,烧了多少油?在海上打捞作业的风险又有多大!如果把我们所做的一切折算成打捞费用,起码要三十万,那堆木头值二十万吗?” “那你还让我们打捞!” “这儿是近海,再往西不远就是我们的领海,要是遇着了不打捞,任由这些大木头在海上随波逐流,一旦遇上大风大浪,撞上渔船怎么办,撞上货轮的推进器又怎么办?” “这倒是,不过这是海事的事。” “海岸线那么长,海域那么大,海事想管也管不过来,他们能确保进出港航道没有这样的安全隐患就不错了。” 在江上,他什么都管。 没想到在海上,他一样什么都管。 郭维涛禁不住笑了,想想又看着韩渝刚掰弯的钢筋问:“韩书记,你这是做什么?” 韩渝抬头看着正在吃饭的众人,咧嘴笑道:“你们忙活了一天,劳苦功高。用这个和你们捞上来的渔网做个抄网,回头请你们吃海鲜!” 第815章 防空很重要! 即将拉开帷幕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要保密,南通有两支预备役部队要参加,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却不能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 陆书记从省城开完会回到南通,就跟军分区王司令员匆匆赶到航运学院专用码头探望参战官兵。 四十个参战官兵的手机都上交了,只能住在船上,想上岸要请示汇报。 陆书记不想带头坏了规矩,没让大家伙儿上岸,而是在王司令员、夏团长和海军干休所方政委的陪同下登船慰问参战官兵,同时检查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做的很好,船上的伙食也不错,小伙子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陆书记很满意,挨个儿握手,跟同志们一起在实训船甲板上合影,勉励了一番下船走进码头办公室。 冯局、老葛、韩工和王书记都在。 陆书记一进来就跟冯局握手问好,随即笑看着老韩问:“韩工,你不是去国家气象学院教课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韩工没想到市委书记居然知道这些,连忙道:“陆书记,我是特聘教授,又不是真教授。国家气象学院也不是普通高校,而是集党校、行政管理和气象类专业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培训机构,开办气象业务培训班的时候喊我去讲几天课,不开培训班的时候也就没我什么事。” 这几位老同志都是南通的宝贵财富。 陆书记对老同志很尊重,半开玩笑地问:“这么说讲课才有钱,不讲课没钱?” “是的,去讲课才有讲课费。” “长江水利委那边呢?” “长江委水文气象预报处有专家费,每年三千六,算下来每个月三百,我跟他们签了五年的‘合同’。” “你是教授级高工,一个月只给你三百专家费,太少了。” “不少了,我有本职工作,每个月都有工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