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最美风情 (第8/15页)
实在是多:拉瓦洞可以观赏到形象各异的钟乳石和石笋,满兴古城公园可以感受几百年前暹罗人和缅甸人交锋的战场,斯里那卡林水坝可以体验钓鱼的乐趣。总之,这是一个能带给游客无数惊险与乐趣的迷人美境。 桂河大桥北侧的一幢森林度假村 ◎死亡铁路 北碧能够名传四海,主要源于英国导演大卫·里恩的一部电影《桂河大桥》。这部电影以二战时期日本征服南洋为背景,以修建桂河大桥为中心事件,展现了日本某个战俘营的故事。 二战时期,日军侵入泰国境内,强迫盟军战俘修建连接缅甸和泰国的铁路。当时,工程师预计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竣工,而日军逼迫劳工和战俘仅用16个月便建成了这条全长415千米的“死亡铁路”。 桂河大桥是泰缅铁路线中的一段,地势还算平缓,大约10分钟就能走完。但一过桥就是险峻的群峰,有的路段甚至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可见当时的筑路环境有多么恶劣。再加上日军的残酷虐待及生活条件的不堪,直接造成大批战俘和劳工死于非命。 老虎庙 北碧市郊有一座老虎庙,饲养了100多只老虎,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老虎玩耍的地方。貌似凶悍的老虎在这里和负责饲养的僧侣建立起一种友好的关系,它们大多性情温顺,游人不仅可以亲手给幼虎喂奶,还可以与成年虎一起合影和玩耍。老虎庙升级为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以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玩乐。 《桂河大桥》如实展现了当年那段残酷的历史,为世人阐述战争的荒谬性及破坏力,成为最深刻、最曲折的战争题材电影之一。在1957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这部感人肺腑的反战影片一举囊括7项大奖,成为年度影坛亮点。 蜿蜒的铁轨 如今,桂河大桥和铁路仍在继续使用,车站前面摆放着两辆蒸汽机车也在铭记着那段悲痛的历史。 ◎缅怀之地 战争的残酷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即使亲历者已经远去,悲惨的瞬间也可能留于后世。 杰西战争博物馆位于北碧南郊,创建者是春波寺的一位僧人。博物馆的名字“jeath”取自日本(japan)、英国(england)、美国(america)、泰国(thailand)、荷兰(holland)五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二战期间,这五个国家的士兵聚在北碧,展开了一场无关民意的硝烟之战。 桂河大桥矗立于夕阳下的桂河大桥,虽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纷争,但那段残酷的历史是任谁也抹不掉的。 博物馆并不怎么正规,基本还原了当时的旧貌,几个竹屋有些类似二战时期的监狱,均由僧侣管理。然而,这里记录了1.6万盟军战俘和10万亚洲劳工死于修建“死亡铁路”的真实事件。那些展出的绘画、书信、地图、饭盒、纸笔和关于战争的泛黄旧照片,均在见证一场巨大的牺牲以及日军对战俘的非人折磨。 泰缅铁路中心里也记录下这段历史,记录下日军在东南亚犯下的侵略罪行,记录独裁者如何企图用铁路连接曼谷和仰光,以便他们运输军需物资,达到彻底侵占他国领土的目的。 缅甸铁路中心的附近是北碧联军战俘公墓,将近7000名因为修筑“死亡铁路”而死的盟军战俘长眠于此。公墓的守候者是由英国伦敦战争公墓委员会自发组织的一群守墓人,他们尽心尽力地守卫着墓地,陪伴着那些离乡背井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们。 夜丰颂:薄雾中的世外桃源 夜丰颂府位于泰缅边境,西部和北部毗连缅甸,南邻哒府,东濒清迈府,面积为1.2万多平方千米,距离曼谷900多千米。由于境内山峦密布河流纵横,自然风光优美,终年云雾笼罩,犹如一座薄雾中的世外桃源,故而又被称作“三季雾都”与“泰国瑞士”。 ◎边境的古寺 与其他城市一样,夜丰颂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寺庙,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居高临下的“帕德康摩寺”。这座位于城镇西边康摩山上的庙宇是府际地界的标志之一,由夜丰颂第一位统治者在18世纪中期所建。里面有两座缅甸风格的洁白佛塔,大的一座建于1860年,小的一座建于1874年。 站在帕德康摩寺的僧院之中,可以俯瞰夜丰颂的全景,还能眺望对面的缅甸。十几位僧侣在寺里打理一切,与当地居民过着安静恬淡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年11月的水灯节,寺里都会举行放天灯仪式,那些点燃的蜡烛放入气球中,随风飘向天际,充满了梦幻与浪漫之美。 荡着竹排畅游在这样的风景里,真有一种出世的感觉。 建于19世纪末期的春甲铃寺收藏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品,有缅甸工匠于1857年雕刻的木制佛像、玻璃窗格还有泰雅族工匠描绘的佛像故事组图,线条流畅,非常精彩。 具有鲜明缅甸风格的华温寺建于1863年,层层叠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