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最美风情 (第9/15页)
多层屋顶仿佛女子的民族头饰,看起来非常有立体感。柚木庙宇内藏有一尊服饰精美的佛像,那是缅甸曼德勒主佛像的翻版。 堪可寺建于1890年,从入口拱门到缅甸风格的过道顶盖很有特色,从大门到寺院覆棚顶的行道沿路有着典雅的金属细工屋檐。寺内供奉着五尊佛像与一座80年历史的孔雀镶彩宝座,另外还保存着不少泰雅族历史文本的手稿。 因为夜丰颂常年雾气缭绕,再加上温差极大,所以当地建筑独具风格,比如寺庙里“高地板,低屋顶”的式样。一般民居房屋也是这样,房屋大小取决于居住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普通住宅只有单层屋顶,贵族房屋则有两个或更多层的屋顶,搭建成城堡的形状。 散落于山上的小茅屋,说不定是哪位隐居者留下的。 湄苏林瀑布 位于湄苏林国家公园里的湄苏林瀑布是泰国最高的瀑布之一,水流从高约200米的山谷中层层跌落,远远看去就像精灵的白发,飘逸灵动又遥不可及。这道瀑布水流一直通往野向日葵地,每逢11~12月间,野向日葵盛开之时,浓烈绚丽的金黄色漫山遍野地铺展开来,晃得令人睁不开眼。 ◎神秘的长颈村 在电影《泰囧》里,那一段蜿蜒曲折的夜丰颂公路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泰国进行一场摩托车之旅。从清迈骑行到夜丰颂,可以领到一张“1864证书”,该证书证明骑行者从清迈到夜丰颂的公路需要拐过1864道弯。 夜丰颂最吸引人的是原汁原味未加任何雕琢的泰国山水和泰国生活,尤其是那些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山地少数民族。多少年来,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生活方式,比如非常有名的“长颈村”。 夜丰颂周边共有3个长颈村,奈索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村落,村民原本是当年为了躲避缅甸民族战争而逃到泰国的难民。那里的女人们用一个个铜项圈缠绕脖子,沉重的项圈压塌了肩胛骨,使脖子显得很长,走路微微前倾如鸟类,所以称为“长颈族”。 据说那些铜项圈是美丽和财富的象征,她们认为脖子越长就越美丽,铜圈越多就越有钱。女孩在5~9岁时便要第一次戴上铜项圈,大概是5圈,7~8厘米高,此后每9年增加一次,直到45岁左右。关于这项习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很久以前,有位不幸的女村民被老虎咬颈而死,于是大家认为戴上铜项圈可以保护女性安全;另一个说法是长颈族的祖先是人脸蛇身的女神,所以女性会设法让颈部增加长度。无论哪一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女人都要戴上一辈子的“枷锁”。 虽然夜丰颂的大街上到处都贴着长颈族美女的宣传画,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给村民们带来多少好处,他们的收益大多来于自产自销的手工艺品。那些绿荫nongnong的芭蕉树下掩映着一排排草篷竹屋,每个竹屋都是一个特色工艺品专卖店,每个店铺里都有“长颈美女”在忙着兜售着各种工艺品、毛巾、毯子、袋子、小摆设等,女孩的奇特样貌为这座边境小城增添了不少独特的风情。 蜿蜒在山谷里的公路,引来不少骑行爱好者。 搭个小帐篷,在这里稍作停留,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皇宫:泰国艺术大全 如果艺术在世间建有殿堂,那么大皇宫必然会名列其中。这是一组布局错落,带有明显暹罗风格的建筑群落,汇集了泰国的建筑、绘画、雕刻和装饰艺术之精华,呈现出来的惊人之美能让任何一位游客感受到古代暹罗王国的盛世荣光,人们把它誉为“泰国艺术大全”。 ◎金碧辉煌的三大宫殿 大皇宫之于曼谷,就像故宫之于北京,几乎所有的外地游客都将它视作必游之处。这组庞大的建筑群落位于曼谷市的中心,紧偎湄南河,包括28座古建,总面积约21.84万平方米,是泰国保存最完美、规模最大、最具民族特色的皇室宫殿。 站立于大皇宫外的夜叉神雕像 从拉玛一世至拉玛八世时期,大皇宫一直是国王的王宫。到了拉玛九世时期,国王迁居别处,这里遂成专门接见外国使节、举行国事典礼的地方,现在它又成为泰国部分国家机关的办公地,枢密院、财政部、宫务处均设在此地。 大皇宫的四周筑有白色宫墙,宫墙高约5米,总长1900米,宫墙里矗立着四座宏伟的建筑,除了玉佛寺以外,其他三座分别是节基宫、律实宫和阿玛林宫。 节基一词在泰语里含有“神盘”“帝王”之意。节基宫堪称是一座“泰西合璧”的伟大建筑,由朱拉隆功大帝下令筹建。这座美丽的宫殿分为三层,节基大殿为典型的英国维多利亚式建筑,屋顶上建有三座暹罗式风格的尖顶,铺有大量彩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它的最顶层安放着历代国王、王后的骨灰,中间一层是接待外国使节的会客室,底下一层原来是御林军总部,现在改成了兵器陈列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