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章 公才守雌 (第2/3页)
之柔和,是为‘安弱守雌’也,是故……” 安懋接口道,“倘或宋卿即为‘守雌’之才,安知何人是为厚己之‘黠吏’乎?” 宋士谔不咸不淡地笑道,“是乃‘读书者’,却非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矣。” 安懋浅笑了一下,一边看着宋士谔下了一子,一边追问道,“何为‘读书人却非善读者’?” 宋士谔的视线仍集中在棋盘上,随口即道,“有如汉儒之以《公羊》废大伦,王莽之以讥二名待匈奴,王安石以国服赋青苗者……” 安懋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继而打断道,“你僭越了。” 宋士谔微微一怔,尔后立即站起了身,退至离榻三步远的地方,躬身作揖道,“奴才一时失言,圣上恕罪。” 安懋手中执着一枚白子,他面色无波地看着棋盘上宋士谔方才落子的地方,“王安石乃一国宰执,逝后配享神宗庙廷,你如何能直呼其名?” 宋士谔低着头,道,“夫为‘读书者’读‘三礼’,不规其大,不研其精,不审其时,不辨其义,不察其言,妄用经义,犹如蠹蛀蚀经,虽得配享,何以为臣?” 安懋置下一子,道,“读圣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宋卿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宋士谔道,“小臣愚昧,只知读书以自省,却不知修己治人、精义入神,有负圣上之抬举,小臣惭愧。” 安懋道,“宋卿颇通南史,何须惭愧?” 宋士谔道,“经史一体,小臣以经受斥,枉论读史?” 安懋道,“前史难读,宋卿引经据典,可谓颇费苦心,朕何尝能不体谅?” 宋士谔低眉道,“难读也罢,却不遑以前史论今朝,而过犹不及者。” 安懋顿了一顿,忽而偏过了头来,“何谓‘以史论今,过犹不及’?” 宋士谔道,“譬如,读汉高之诛韩、彭而乱萌消,则杀亲贤者益其忮毒;读光武之易太子而国本定,则丧元良者启其偏私;读张留侯之辟谷以全身,则炉火彼家之术进;读丙定侯之杀人而不问,则怠荒废事之陋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 —————— 1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唐·刘禹锡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2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 唐·刘禹锡 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方寸莹然无一事,水声来似玉琴声。 3这两首诗中的“骊龙”对应的是前文中用过的《庄子》典故;后一句“老蚌胚生”的典故出自《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 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圣人形德乎己,而四方咸饬乎仁。 君王的德行,是百姓命运的主宰。月亮,是蚌蛤rou生长的根本。月亮圆亮那么蚌蛤就充实,蚌蛤rou就肥满;月亮晦暗那么蚌蛤就空瘪,蚌蛤rou就瘦缺。 所以,月亮在天空中改变形状,蚌蛤rou就在深水中变化生长;圣人自身的德行显露出来。四面八方的人都会照着这样用仁义修身。 4“灵和蜀柳”出自《南史》中的“张绪风流”典故,这里宋士谔引用此典,是在暗指文一沾。 张绪谈吐风流,听的人都忘记了饥饿和疲劳,见到的人态度肃然如同置身于宗庙。 即使终日和他住在一起,也无法测度他。 刘悛任职于益州时,给武帝献了几棵蜀地的柳树,枝条很长,形状像是丝缕。 当时旧宫芳林苑刚刚建成,武帝把它们种在太昌灵和殿前,常常玩赏嗟叹,说“这些杨柳风流可爱,很像张绪当年的样子。” 张绪就是如此地受到赏爱。 《南史》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 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 刘悛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 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其见赏爱如此。 5“半面妆”是南梁元帝的妻子徐昭佩的典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