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6 摘棉 (第1/4页)
所以她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超市促销。 发传单。 厂妹。 清洁工。 服务员。 反正基本上那些对学历没什么要求的工作,金兰都干过。 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受罪,流了不少泪,就不用细说了。 只要是在社会上打拼的人都懂。 但即便很辛苦,收入还是很微薄。 金兰也是个要强的人。 她也想多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于是,2年前,就是在我被逼着嫁人差不多的时候,金兰坐上了向西的火车。 她跟很多人一起,要坐很久的火车,然后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摘棉花。 那是祖国的大西北。 天高云淡。 地广人稀。 有大量的棉花地。 每年的秋季,10月份。 就是摘棉花的季节。 这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都会聚集在这里。 一般要干上两个月。 摘棉花很挣钱。 按照棉花的重量付费。 大概一公斤棉花可以挣2块钱。 那些熟练的,有经验的,体力好的工人。 一天可以摘150斤到250斤左右。 这样一天的收入就是300元到500元。 干两个月,就是两三万块钱。 又不需要学历。 又提供免费的食宿,算是很好的挣钱机会了。 但这当然不轻松。 很累。 因为这是高强度的工作。 你要长时间的弯腰干活。 一天的勤苦下来下来,手脚是麻木的,腰又酸又痛,浑身像是散架了一样。 头一沾枕头就能睡着。 甚至干完活,不能回宿舍,就能躺在路上睡过去。 那里的气候也很严厉。 昼夜温差很大。 早晚寒冷,冻得人瑟瑟发抖。 中午又是太阳暴晒,像是在火焰山。 加上那漫天遍地的大风。 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金兰是那批人里面年龄最小的。 她去之前,有人告诉她,这工作太累,你干不了。 金兰还不服气。 但是到了现场,第一天金兰就累得瘫在了地上。 累得呕吐。 但不过才摘了70斤棉花。 那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第二天,金兰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可没有人管她。 不是大家冷漠。 而是这些人都是五湖四海来的。 来这里,都是为了挣钱。 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一个陌生人。 有一个人走之前,给金兰倒了一杯水。 这已经是尽力了。 金兰又累又饿。 但她还强忍着,还想去地里面干活。 因为没有人领路。 他迷路了。 走错了方向。 走到一半,就昏了过去。 就是累的。 金兰倒在了路边。 没有人发现她。 因为那里真的是地广人稀。 平时几个小时,都看不到一个人影。 因为她走错了方向,所以其余的工人回来时,也没有发现她。 看到她的铺位空了。 还以为她自己离开了。 于是天黑了。 外面寒风呼啸。 屋内也冷得让人打战。 而金兰还在路边躺着。 大风卷起来的泥土,已经把金兰的身体都要盖住了。 如果再没有人救她。 金兰一定会死的。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 一位来收棉花的商人经过,把金兰救了起来。 那商人心地很好。 知道了金兰的遭遇后,可怜这孩子无依无靠。 于是就让金兰跟着自己一起收棉花。 金兰负责记账。 毕竟她上过高中,做这个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他给金兰工资。 虽然没有摘棉花高。 但却是金兰可以胜任的。 金兰很感激他。 这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后来,商人回内地,就把金兰也带了回去。 商人在自己家乡有一个贸易公司。 于是就让金兰在自己的公司里面工作。 让金兰跟着会计学。 金兰很知足,很感激,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还去报了夜大的财会班。 充实自己。 慢慢相处,商人和他妻子都很喜欢金兰,还把金兰收作了自己的干女儿。 是那种真正的义父、义女的关系。 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