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6 摘棉 (第2/4页)
很纯粹。 很温暖。 特别是对金兰这样,曾经遭遇过原生家庭伤害的女孩子来说,能有一对这样的义父义母,是她的幸运。 金兰以为,自己漂泊的生活能够稳定下来,有一个依靠了。 哪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金兰义父是做贸易的。 开始做的是内贸。 但是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 他只是一个小公司,规模不大,没法和那些真正的大公司竞争。 就在这时候,金兰义父的一个生意上的朋友上门了。 说有一个发财的门路,要和金兰的义父一起合作。 现在国内的内贸不好做。 但是外贸真的是一个出路。 我们国内的产品质量好,又便宜,在国外市场很受欢迎的。 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的产品进了国外的商场、超市,那就是完全一路平趟。 国外的那些品牌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因为我们的成本低啊。 节省下来的成本,就是我们的纯利。 加上现在国产货的口碑也不错,国外的人都认。 可以说,十分有发展潜力。 比在国内和同行竞争强多了。 并且国内的政策,也支持企业走出去。 还有减税的补贴呢。 唯一的困难就是国外市场不熟悉,没有合适的渠道,你很难在国外发展起来。 可他现在就有国外的渠道,可以打入国外市场。 金兰义父很高兴。 于是就和这个朋友合作了。 成立了一家外贸公司。 开拓海外市场当然需要一笔很大数目的资金。 金兰义父手上没有那么多的现钱。 于是只能找到了地下钱庄,把工厂和房子都抵押了,贷款了一大笔钱。 高利贷。 利息很高。 有人说,他傻么? 缺钱为什么不去找银行? 去找地下钱庄? 这不是自己主动去让人当肥羊宰么? 自己往火坑里面跳? 金兰义父并不傻。 他不是不想去银行贷款。 但银行贷款哪有那么容易? 银行是一个很现实的地方,最是势利眼。 如果你是大客户,大公司,大老板,是国企。 那么银行经理对你的态度像是春天那么温暖。 巧笑嫣然、亦步亦趋、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甚至把你当爷爷一样。 但你是小公司,小客户,小老板,私人企业。 那么银行的经理就成了你的祖宗了。 满脸陪笑,百般殷勤,甚至是磕头下跪,都不见得能让银行经理多看你一眼。 想贷款? 回去做梦吧。 梦里什么都有。 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怪银行的人狗眼看人低。 也是因为这些小企业不稳定。 往往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关门了。 银行的人不愿意承担那样的风险。 这就造成了,像是金兰义父这样的私人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扩大规模,只能选择民间借贷。 利息相当高。 20%,甚至可以达到40%。 但不借又不行。 金兰义父就是硬着头皮借的。 他本以为打开了海外市场,取得了利润后,就可以把高利贷还上。 但他失算了。 什么海外渠道,都是那个朋友坑人的。 …… 有人说,这还不是证明了金兰义父傻么? 为什么要轻信那个朋友? 谁不知道商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被坑了也活该。 这话似乎有道理。 金兰的义父不是没有提放心。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个朋友会坑他。 不只是因为他已经认识了那个朋友几十年。 不只是因为他与那个朋友是发小。 还因为,在那个朋友自己的生意出现了问题,差点破产,被追债的债主追得不敢回家,家的墙壁上都被泼上了红油漆,老婆孩子以泪洗面,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 是金兰义父十分仗义地拉了那朋友一把。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要不是金兰义父的出手,那朋友早就走投无路、家破人亡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金兰义父真是一个好人。 所以当那个朋友度过难关后,每一次看到金兰义父,就眼睛湿润、泪眼婆娑、热泪盈眶,喊恩公。 金兰义父怎么推辞不让他那么喊,也不答应。 再不让喊就急眼。 每一次那个朋友喝了酒,甚至会当着外人的面放声大哭,说金兰义父就是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